金龍鑄造者齋藤靜美 啓蒙臺灣鑄金工藝

白蟻蛀蝕木造藻井導致塌陷,圓山飯店的百年金龍,被掉下來的天井扎斷龍頭。(讀者提供)

圖爲經歷二戰戰火仍毫髮未傷的百年金龍。(本報資料照片)

圓山飯店的「百年金龍」被砸毀,近日找來專家學者會勘,其中研究近代臺日雕塑史的鈴木惠可,在她的新着《黃土水與他的時代》中,恰好介紹了金龍最早的鑄造者齋藤靜美,可以說臺灣的鑄造技術,便是在他來臺後開展的。

鈴木惠可爬梳史料指出,齋藤靜美家族三代都是日本知名的鑄金家,其父曾師事鈴木長吉,是明治時期具代表性的金工家,日本有多座銅像皆出自齋藤靜美之手,包括位於山形市豐烈神社的水野三郎右衛門銅像、山形縣善賽寺內的今田榮像等。

齋藤於1914年至1919年,受總督府之命居留在臺,鈴木惠可於《黃土水與他的時代》中指出,當時在臺灣,並沒有像齋藤這樣擁有銅像鑄造技術的專業人士,甚至也沒有能夠製作銅像的原型塑像的人,所以爲了建設新廳舍,總督府僱用了齋藤靜美。她指出:「臺灣的銅像製作工程因此起了新變化」。

鈴木惠可指出,大約1915年前,爲了製作及設置銅像,這些原型製作及青銅的鑄造,都是向日本或國外訂購,臺灣還沒有能夠製作銅像的技術人才及設備。在齋藤靜美與雕塑家須田速來臺後,在臺灣設置的幾座銅像,從製作原型到鑄造青銅像的所有工序,都能夠在臺灣直接完成了。

鈴木惠可也提到,齋藤除了接受委託鑄造館野弘六向臺灣神社供奉的青銅龍像之外,1922年,臺北土木建築包工業公會解散時,供奉給臺灣神社的神馬像,也是由齋藤所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