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忌題材,詐騙劇還能拍出新高度
對泰國影視創作者來說,似乎沒什麼話題能刷新禁忌題材的尺度。
比如之前我們聊過很多次的“星期五俱樂部”系列,每部劇情都是五雷轟頂。
《縹緲的愛》裡追完女兒追老媽,《過界的愛》裡媳婦婆婆看對眼,觀衆經常吐槽這種過山車一樣的劇情,懷疑編劇爲狗血而狗血,最怕的就是片頭悍然一行小字:真實事件改編。
不久前,網飛推出了一部高分泰劇。
雖說並非真事改編,但題材同樣“膽大包天”,直指現實——《絕廟騙局》。
劇中主角一共三人。
故事開場,男主阿勝帶着兩個夥伴開發了一款火爆泰國的遊戲“海盜地獄”。
在這個遊戲中,人們可以邊娛樂邊賺錢,並將虛擬幣提現。因此玩的人越來越多,幾個人看着遊戲瘋漲的市值,已經開始夢想一夜暴富後的瀟灑生活。
但就在這時,噩耗傳來。
黑客入侵了遊戲的錢包系統,玩家們紛紛兌現後跑路,三個人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一下欠下600萬泰銖鉅款。
更坑爹的是,他們在開發時還借了2500萬高利貸,需要定期還債。
遊戲剛一崩盤,對方就帶人來暴力催債,警告他們還不上錢就吃不了兜着走。
遇到這種情況,報警也沒用。
心煩意亂的阿勝回到家裡,卻沒有勇氣對母親說出實情。
他陪着母親去廟裡做功德,一擡頭看見寺廟的香火錢居然有2100萬,而且還在實時上漲,這一下讓他萌生了個餿主意。
一番調查後,他發現寺廟的收入在網上根本查不到具體數據。
雖說有國家佛教總局這樣的監管組織,但泰國全境的寺廟成千上萬,只要別太顯眼就好。
另外,寺廟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收入渠道。
除了民衆自發的捐款,也就是“做功德”,很多寺廟還會舉辦開光活動、售賣周邊,針對人的生老病死婚嫁等等推出“套餐服務”。
虔誠的人願意爲信仰付錢,即便不那麼虔誠,花點錢祈求幸福平安,也是人之常情。這些錢最後都用到哪兒去了呢?人們似乎並沒有仔細想過。
阿勝認爲,宗教生意是一種成功運營了2000多年的商業模式。
這幾乎是他們能在短期內賺到鉅款還債的唯一出路。
兩個夥伴聽完,立馬覺得這個方案可行。只不過,三個不信佛的外行要從頭開始建一座廟、吸引人流,聽着就不太現實。
因此,他們決定尋找一座門可羅雀的廟宇,商談接手事宜,並用互聯網思維來營銷和經營它,利用宗教賺錢。
從某種角度上說,《絕廟騙局》本質上是部創業劇。
三個主角的技能分工十分科學——
男主阿勝是個編程天才,敢想敢做又理性務實,因此他一直是小隊領頭;
女主懂設計,也懂人情世故;
男二家裡是做生意的,雖然在家中不受重視,做不了揮金如土的富二代,但頭腦靈活,不乏人脈。
在千挑萬選之後,他們看上了郊區的普蘭寺。
這座寺廟年久失修,附近卻不缺人流,住持年齡大了身患重病,沒有精力折騰,掌管財務的幫工阿唐本身也心術不正,經常從寺廟收入裡揩油。
幾個人商量一番,僱傭阿唐作爲顧問,將他們引薦給住持,談下經營權。
不得不說,幾人雖然不懂佛法,但卻很懂信徒心理。接手後的一系列騷操作很快就讓普蘭斯煥然一新,客流爆滿。
他們先讓寺廟進行了現代化升級,摒棄那些傳統但漸漸不符合現代人習慣和理念的做法。比如獻祭用的動物改成擺設,捐款箱改成掃碼也能付款。
隨後給寺廟建了媒體賬號,每逢吉日就辦活動,從跳蚤市場到線下音樂會,本來冷清的普蘭寺因爲這些活動,日漸變得熱鬧起來。
不過要實現斂財,這些小小的改善不夠。普蘭寺必須還得有個核心賣點,讓信徒們在隨處可見的寺廟中選擇這裡,甚至專程“慕名而來”。
他們想到,可以找一個“形象代言人”。
這個人既要足夠有魅力,能像網紅一樣吸引年輕人,又得是個貨真價實、德高望重的法師,否則會砸了寺廟招牌。
一番調查後,他們找到了年輕帥氣的多爾法師,並勵志將他打造成網紅……
在主角三人創業的過程中,其實揭露了宗教生意裡許多不爲人知的黑幕。
比如法師們會爲了搶着做法事打羣架,
住持們會劃分地盤,爲各自的寺廟搶贊助和客流,
名僧們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網上帶貨恰爛錢。
寺廟中數額巨大的“善款”和花裡胡哨的收入,明面上說是會捐贈,實際上確實沒人會徹查流向了哪裡,最終被人私吞。
一個佛教國家拍出了這麼一部劇,講述宗教如何利用人們的信仰賺錢,還直指這種現象遍地皆是,確實很有挑戰性。
至於主角們,雖然揹着“創業還債”的設定,看起來十分熱血,但他們在人前裝出一副立志“弘揚佛法”的有志青年模樣,騙取住持、法師和信徒們的信任,目的只有謀財,因此劇名將他們的行爲定義爲“騙局”並不算錯。
值得一提的是,劇集採用了插敘形式,第一集開場男主阿勝就在警局中接受審問,可見最終他們翻車了。
他們究竟經歷了什麼,能否逃過一劫,也成爲貫穿全劇的懸疑點。
不過在我看來,這部劇最妙的一點在於它並沒有拍成那種流水線上的快消爽劇,也沒有因爲題材新穎就刻意狗血。
它的故事圍繞經營寺廟展開,其中的很多情節其實相當有禪意。幾名主角雖並非信徒,但卻通過與法師、信徒們的接觸,獲得了開悟般的人生感悟。
劇中雖然揭露了宗教斂財亂象,但也塑造出了幾個德才兼備的僧人。
有人一眼看出主角的目的,不願與其同流合污。
最典型的還是多爾法師。他自小出家,深居簡出,潛心念佛,原本只是爲了佈道給更多人聽,才答應主角們去普蘭寺交流。
然而出走一趟,他也被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似乎對女主產生了微妙的情愫。
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他陷入迷惑與自我懷疑中,劇集借他之口說出瞭如何面對人與人之間的因緣際會,對愛的理解,以及每個人必定會經歷的自我成長。
說到底,人們向虛無縹緲的神佛祭拜,並不一定都帶着急功近利的心態,也不一定都相信神佛真實存在。有人虔誠施善,有人只求心安,有人謀財,人們只是試圖從中獲得自己選擇的東西,或是最終明白自己應該選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