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謎南臺灣暴雨「吸水怪獸」! 災害預報士:巴威「風臺尾」共伴效應

巴威颱風引進西南風,爲南臺灣帶來劇烈降雨。(圖/翻攝RAMMB)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南臺灣26日降下豪雨以上降雨,造成淹水,中央氣象局預估,未來兩天仍有致災性降雨發生機率,提醒中南部地區慎防較大規模或較劇烈豪雨。災害預報士賈新興分析,8號中度颱風「巴威」(Bavi)是領頭羊,將低壓帶南側的西南風增強,水氣與南部陸風交會南高屏產生颱風和季風共伴效應,因此雨狂下。

氣象局指出,因西南風增強、水氣逐漸增多,中南部天氣不穩定,26日已經爲南部帶來局部豪雨甚至大豪雨規模的降雨,並伴隨短時強降雨發生,預估27日(週四)持續受西南風增強影響,中南部仍有持續性陣雨雷雨,尤其南部可能持續有豪雨以上降雨發生,中部及金澎也有陣雨或雷雨並可能出現大雨或豪雨,其他地區局部陣雨或雷雨,午後有雷陣雨並有大雨發生機率。

▲巴威強度達中度颱風。(圖/翻攝RAMMB)

▲西南風增強,南臺灣將迎最劇烈「致災性豪雨」。(圖/中央氣象局)

爲什麼南部雨會下這麼大?是「風臺尾」嗎?災害預報士賈新興分析,累積雨量圖顯示,26日凌晨開始,臺南高雄屏東沿海一帶地區雨狂下,因整個東亞沿岸爲一個大低壓帶,巴威颱風則是領頭羊,低壓帶南側的西南風增強,而帶着豐富水氣的西南風,遇上南部夜間清晨的陸風,兩股風交會在南高屏地區,產生了輻和效應,因此雨狂下。

賈新興進一步解釋,「風臺尾」用來形容颱風引進西南氣流,颱風的空間尺度幾百公里,西南氣流的空間尺度千公里,或許颱風引進西南氣流,可以改成颱風和季風的交互作用或簡稱「颱風和季風的共伴效應」,可以是西南季風也可以是東北季風,當然不是每個颱風都會和季風共伴。

#爲什麼今天南部雨下這麼大 是[風臺尾]嗎 今天凌晨開始 臺南/高雄和屏東沿海一帶地區(圖1) 雨狂下 從圖2可以看到 整個東亞沿岸是一個大低壓帶 巴威颱風則是領頭羊 低壓帶南側的西南風增強 帶着豐富水氣的[西南風] 遇上了南部夜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