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國外綠金 籲政府研議官產合作

李長庚並提及令他印象深刻的演講,如印度洋島國聖露西亞分享發行首檔藍色債券,COP28對化石燃料問題該「逐步淘汰」(phase out)或「逐步減少」(phase down)激烈交鋒;或主辦國阿聯酋身爲產油國,宣佈要大舉投資氫能發展。

李長庚說,要「out」茲事體大,對產業、各國經濟也會產生不公平,本次向專家學者多所請益,他偏向樂觀,「對產油國來說,氣候變遷議題變成原罪,不轉型不行,若所有國家都願意找到更好解方,沒有人願意走到人類無法生存的地步。」

在綠色金融上,他表示,國外大型開發銀行帶頭投入「公私合作伙伴」,政府資金投入每一塊錢,可帶動4~8倍私營部門投入資金。臺灣沒有大型開發銀行,但有類似機制,銀行與市政府、信保合作,只要有地方政府輔導後取得推薦函,信保做信用保證後,銀行就會給予貸款。但還沒有大規模利用政府資金與民間資本合作因應氣候變遷等問題,盼政府研議相關機制。

臺灣不是聯合國氣候公約簽約國,國內金融業也可不用遵循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等,但仍有許多業者每年與亞洲簽署辦公室瞭解規範並自願遵循,他最大啓發是「在永續議題上,只要自己願意努力,就能獲得國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