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歸田當青農 雲林榮服處協助找資源

愈來愈多退除役官兵返回雲林老家種田,雲林縣榮民服務處開班指導溫室種植技巧。(雲林榮服處提供)

雲林縣退伍榮民約有5000人,愈來愈多退伍官兵返鄉務農,雲林縣榮民服務處協助提升農業技術及未雨綢繆產銷問題請益縣內合作社場,雲林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謝萬來主席允諾協助。

服役10年以上退伍的官兵、第二類退除役官兵漸增,雲林縣農業缺工嚴重,青壯年的退除役官兵返鄉接棒正好彌補人力缺口,目前約有100、200名務農,種植火龍果、小黃瓜、大蒜、花生,還有一位退役上校經營休閒農園。

雲林縣榮服處2019年首次開辦溫室班,謝萬來也是講師之一,他擅長溫室栽培,當年30人蔘加培訓,8人完成158小時課程結訓後,承租臺糖溫室,因租約到期,又轉往麥寮租溫室種植。

榮服處長姚辰蕙表示,返鄉務農的退除役官兵在技術、資源、產銷上經常遇到問題但卻無處詢問的窘境,適逢雲林精緻農業生產合作社集貨場暨冷藏庫動土,盼日後也能協助還不是社員得退除役官兵調節產銷。

謝萬來表示,該合作社目前契作的農地以虎尾、土庫、元長爲主,面積約200公頃,過去常溫出貨至合作廠商分級處理,再運至該社承租的倉庫,再出貨至臺中、西螺等市場及行口,增加許多費用及碳排放,未來集貨場完成後,即可建立「冷進冷出」,從生產端到消費端完整冷鏈的物流系統省下約3成成本,亦可協助退除役官兵創造共好、共榮、共利前景。

謝萬來表示,該合作社正在動工的冷鏈集貨處理中心鄰近虎尾馬光有機雜糧栽培專區,未來可就近契作,預估全年生產約1000公噸以上的黃豆及黑豆等有機雜糧,希望吸引更多農友加入,目標是2000公頃。

雲林榮服處表示,一些年輕榮民兒時曾跟父母務農,目前其父母剛好逢退休年紀,該處鼓勵這羣新「青農」從事精緻農業,會種也要會賣,很需要冷凍庫調節,感謝謝萬來主席承諾協助榮民、榮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