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88歲逝世!曾獲《時代》評爲風雲人物 擅用社羣爲弱勢發聲

▲教宗方濟各鼓勵烏克蘭適時投降,曾引發軒然大波。(圖/路透)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現年88歲的教宗方濟各先前曾因感染支氣管炎超過一週而送醫治療,病情惡化爲雙側肺炎,甚至出現哮喘,儘管一度病癒出院,但最終仍於臺灣時間今(21)日下午逝世,享壽88歲。其實,教宗曾被評爲《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上任後專注貧富差距、公平正義、全球化、性別議題,且擅用社羣平臺、致力突破傳統框架。

教宗本篤十六世因健康問題辭職後,教宗選舉秘密會議於2013年3月舉行,在115位樞機經過5輪投票後,選出伯格里奧爲第266任教宗,名號「方濟各」,此後方濟各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就職,創下多項紀錄,包括是首位來自美洲與拉丁美洲國家、南半球與耶穌會的教宗。

教宗方濟各兼備傳統,且富有濟貧救苦精神,內心悲憫柔軟,呼籲消弭戰禍與貧窮,上任10年出訪超過60個國家、行程將近41萬公里,且遲未住進梵蒂岡「宗徒宮」頂樓的豪華教宗寓所,而是選擇小套房,打破梵蒂岡延續超過一個世紀的傳統。

▲教宗方濟各曾當選《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美國《時代雜誌》評爲年度風雲人物 方濟各2013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爲年度風雲人物,使飽受性醜聞困擾的梵蒂岡變得耳目一新。他不僅訪貧問苦,甚至在監獄內爲囚犯洗腳,展現親民風範,並計劃推動教會改革,讓天主教適應現代社會,被認爲是「人民的教宗」。

方濟各來自阿根廷,名號「方濟各」來自12世紀義大利聖人方濟各,以其致力於扶貧的精神爲榜樣。梵蒂岡發言人表示,這項殊榮有助於傳播上帝對世人的愛。

致力突破傳統 自 2013年上任以來,教宗方濟各積極運用社羣媒體,突破傳統宗教界限,傳遞天主教信仰與關懷。他的Instagram、X等社羣平臺帳號擁有全球數百萬名追蹤者,貼文內容涵蓋宗教福音、人道議題及與信徒互動,展現出溫暖與包容的一面。方濟各的社羣操作強化了天主教的影響力,也反映出宗教如何適應數位時代。

教宗方濟各生前受訪時談及烏俄戰爭,表示烏克蘭應考慮「舉白旗」透過談判解決衝突,「談判絕非投降,而是勇敢地避免國家走向自我毀滅」,此言論引發國際關注,更展現了他一貫的對話立場。

離婚除罪化教宗方濟各自上任以來,積極推動天主教的改革與包容精神。他不僅在2015年的全球主教會議中倡導離婚除罪化,更在今年1月的訪問中明確表態,同性戀並非犯罪,而是一種「人性狀態」。他強調所有人都是天父的孩子,不應因性向或背景遭受歧視。他也提升女性在梵蒂岡內的地位。

然而,教宗方濟各的開明立場也引發保守派不滿,特別是在離婚與再婚者能否參與聖餐禮的爭議。他在《愛的喜樂》強調,離婚再婚者的情況各不相同,不應被一概而論。此番主張,挑戰傳統天主教的嚴格規範,展現更包容的信仰詮釋。

▲教宗方濟各對於離婚、避孕墮胎等議題抱持較開放態度。(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避孕與墮胎教宗方濟各在避孕與墮胎問題上秉持天主教傳統立場,但同時展現出較爲寬容的態度。他曾表示,生命應受尊重,「墮胎永遠不能成爲解決問題的答案」,強調保護未出生胎兒的重要性。同時,他也呼籲對身處困境的女性展現同理心。2016年,他更賦予所有神父赦免墮胎的權限,體現寬恕與憐憫的精神。

教宗方濟各曾於2016年談及茲卡病毒疫情時,指出「避孕與墮胎的不同」,暗示在特定公衛危機下,可考慮使用避孕措施。他的態度反映出在維護教義與迴應現實挑戰間,如何致力尋求平衡。

同性戀議題教宗方濟各在同性戀議題上展現關懷與包容態度,強調所有人都是天父的孩子,應受到尊重與愛護。他曾表示,「同性戀不是犯罪,而是一種人性狀態」,呼籲教會避免歧視與邊緣化LGBTQ等性少數族羣。方濟各也是首位公開針對LGBTQ權益闡釋立場的教宗,強調每個人都應爲自身尊嚴而奮鬥。

儘管天主教教義未改變,教宗方濟各在同性伴侶關係問題上表現出較爲開放的態度。他曾表示支持同性伴侶享有法律保障,認可民事結合的重要性,以確保基本權利。他的立場讓部分保守派感到不安,但也讓許多信徒與人權倡議者視其爲推動教會包容性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