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補助3000萬元 協助實驗教育學校發展特色課程

臺北市博嘉實小以「美感美學」爲理念。(教育部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教育部國教署協助實驗教育學校推動各類特色課程,111學年補助提升教學增能與研習、課程研發與實施及設施設備等經費約3000萬元。各實驗教育學校運用補助經費結合在地資源與特色,發展多元特色課程,展現豐富教育創新成果。

臺北市博嘉實驗國小以「美感美學」爲辦學理念,發展戲劇、音樂、藝術等特色課程,透過每學期規畫的大型演出,低年級以音樂節奏律動、肢體開發、造型創作爲主,中高年級則進行戲劇表演、主持培訓、劇本深究、舞臺與道具服裝造型設計,及幕後製作文宣宣傳、場務聯繫與接待禮儀、攝影記錄與影像後製、音效設計等活動,讓學校各處室、各年級與班級間相互合作,培養學生建立良好合作關係能力。

博嘉實驗國小認爲美學爲豐富生命的學習,不僅陶冶品德,也能促進善行,期待學生透由實驗教育特色課程,能對生活美感具敏銳感受力,並樂於學習,主動探索,朝「博學多聞、嘉言善行」精神邁進。

澎湖縣合橫國小2020年轉型成爲全臺首間海洋實驗學校,發展出獨有的四季在地化海洋教育課程,以「秋季─知海走讀」課程爲例,老師帶領孩子走進在地村落,讓孩子對家鄉的人、事、物產生好奇與關切,喚醒對土地的情感。

合橫國小開設「冬季─護海永續」課程不只淨灘,老師也會引導孩子將海漂物做成海漂圖鑑,並思考誰會丟這個東西?丟這個東西會對海洋環境產生什麼影響?同時思考海漂物是否有再利用的可能性。

教育部國教署表示,未來將持續支持及輔導陪伴實驗教育學校辦學,同時也期待更多教育工作者提供意見與協助,一同推動實驗教育發展,透由設計各類特色課程,展現實驗教育多元創新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