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碎紙漿重塑消波塊 板橋435園區3藝術家個展揭幕

藝術家廖昭豪藉以紙漿再製造出海岸邊採集的設施物件,將水波紋理重新漫回作品表面。(新北文化局提供/李奇叡新北傳真)

《聖傷》作品中呈現的布料皺褶,化爲慾望伏流與軀體山巒,堆砌成綿延無盡的山脈景觀。(新北文化局提供/李奇叡新北傳真)

藝術家騆瑜展出入選2022高雄獎的系列作品《滅絕物種的生活模式:妖魚獺志》。(新北文化局提供/李奇叡新北傳真)

新北市板橋435藝文特區於7月暑假檔期舉辦「藝術聚落進駐藝術家展覽計劃」,邀請3名聚落藝術家於園區策劃3檔個展,展出過去參展的系列作品以及年度新作,包含金箔技法呈現、大尺寸紙漿作品的視覺衝擊到瀕危物種的共存想像,爲民衆帶來獨特的藝術饗宴。

新北文化局表示,3個展覽分別爲黃至正的《返景 The Depths》、廖昭豪的《水波的紋理 Imprint of water》以及騆瑜的《藤蔓、磚塊、湖泊與海洋》,即日起於435藝文特區展出。

《返景 The Depths》展名引用唐代詩人王維詩句「返景入深林」,形容夕陽金黃餘暉照入林間深處,呼應藝術家黃至正以金箔創作所閃耀的溫潤金光。展覽以「肌理紋路」爲主要表現,並首度展出全新創作的5連幅金箔屏風作品《聖傷》。

而《水波的紋理 Imprint of water》個展也十分特殊,藝術家廖昭豪使用絞碎的紙漿,形塑日常環境中主要以鋼鐵、水泥、橡膠等堅硬材質所製造的物件,像是消波塊、鐵皮圍牆、消防栓、紐澤西護欄等,藉外觀、體積的擬真,帶領觀衆跳脫材質表現的既定認知。

騆瑜帶來的《藤蔓、磚塊、湖泊與海洋》,則會展出入選2022高雄獎的系列作品《滅絕物種的生活模式:妖魚獺志》。騆瑜於金門駐村時,研究金門瀕危物種金門水獺與強勢外來種魚類吳郭魚之間的依存關係,將資料重新編碼,把兩者衝突、共融形塑爲一種身心靈全被吞噬的神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