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理財 政大開「年輕人需具備的期貨知識」課程

政大首度與期交所攜手開設通識課程,學生反應熱烈。(政大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政大與臺灣期貨交易所合作,在這個學期開設「年輕人需具備的期貨知識」 課程,吸引財政、經濟、傳播學院等科系逾500位學生想選課,最終僅120人如願。這是期交所首次與國內大學攜手合作開課。

政大副校長王文傑表示,課程除吸引政大學生熱烈選課外,也有許多臺聯大(陽明、交大、中央)學生跨校選課,更有不少外校生已積極詢問旁聽事宜,相信本課程能加強學生的金融實務素養,快速瞭解國際與國內期貨市場現況,更可透過虛擬交易,實務接軌期貨交易。

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也表示,不少年輕投資人進入臺灣證券及期貨市場交易,「不僅期貨,各種金融工具都有它的風險」,建議年輕人從現在開始就要培養專業的理財知識和風險控管觀念。因此推動促成這門通識課程設立,以實際行動深入校園,提升學生金融知識素養、建立正確理財觀念。

政大表示,這門課邀集了重磅講師,包括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金融系江彌修、統計系鄭宗記、財政系羅光達、法律系劉宏恩等教授聯合授課,課程中更是邀請到期交所董事長吳自心及高階主管、金管會前副主委許永欽、期貨公會理事長暨凱基期貨董事長糜以雍、華南永昌投信董事長黃昭棠以及各大期貨(元大、羣益)高階主管、講師。

教學大綱中先以期貨議題引領同學入門,從建立臺灣期貨市場、期貨、選擇權的基本觀念,再進入實務層面,介紹期貨下單及風險管理,並探討熱門期貨議題,最後教授技術指標、程式交易、ETF與期貨的關係。

修課學生蔡庭宇坦言:「相對於股票交易來說,自己較不熟悉風險較大的期貨,因此希望藉由這堂課更全面的深入認識期貨。」以臺灣期貨市場來說,今年1-8月的新開戶交易人中,20至30歲年齡層的新開戶數佔比逼近三成,是新開戶佔比增幅最多的一個年齡層,投資理財已不再只是社會人士專利,現在許多年輕人在學校時,已有期貨及股票之交易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