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九江/ 白鹿洞書院 文化搖籃

白鹿洞,享譽「海內書院第一」。 圖/聯合報系江西九江傳真

九江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是長江經濟帶支點城市。在歷史上有東佳、白鹿洞、濂溪、同文等書院,於中國書院發展史上具有獨特價值。「天下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坐落在九江五老峰東南麓。開創於中晚唐,辦國學於南唐,定名於北宋,振興於南宋朱熹,元代尤盛,明代達到鼎盛。理學在此傳播,千年文脈得以深根。是世界文化景觀,享譽「海內書院第一」。

白鹿洞,因朱熹名聲大振。 圖/聯合報系江西九江傳真

唐貞元年間,李渤在此隱居讀書,飼養白鹿。相傳白鹿善通人性,常伴主人至鎮上購買文房四寶,當地人稱李渤爲「白鹿先生」。此處四面環山,地形似洞,白鹿洞因此得名。之後李渤出任江州刺史,於此修樓建亭,取名白鹿洞。明嘉靖九年,南康知府王溱因白鹿洞,名震天下卻無洞,有名無實,故祭山開洞。石洞高4公尺、寬4公尺、深6公尺,內牆砌以花崗岩石、小石鹿蹲臥在石基上。

「天下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 圖/聯合報系江西九江傳真

南宋淳熙六年,大理學家朱熹出任南康太守,着手復興白鹿洞書院,聘請教師,招收生徒,親自講授「中庸章句首章」,此後還經常到書院與諸生研討論辯,並向各地發文徵求圖書,把「四書」、「五經」納入教學課程。還進一步制訂著名的「白鹿洞書院揭示」,成爲日後數百年教育辦學的指導方針。

淳熙八年,朱熹請心學代表陸象山到白鹿洞書院,開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聽者莫不悚然動心,朱熹亦深爲感動,即使天冷,還激動到出汗揮扇。他請陸象山將講演內容整理成文字作爲「講義」刻石,「白鹿洞之會」轟動一時。朱熹在南康任職兩年期間,白鹿洞書院名聲大振,達到最鼎盛,成爲書院教育典範,宋末至清初重要文化搖籃。

白鹿洞書院,以明清建築爲主。 圖/聯合報系江西九江傳真

白鹿洞書院由五座院落組成,分別爲禮聖殿、先賢書院、白鹿洞書院、紫陽書院以及延賓館。主體建築爲櫺星門、泮池、狀元橋、禮聖門和禮對殿。白鹿洞書院坐北朝南,以明清建築爲主,爲三進院落之大四合院,屋頂爲人字形硬山頂。有御書閣、明倫堂、白鹿洞和思賢臺等景點。大門之「白鹿洞書院」牌匾,是明代正德年間文學家李夢陽書寫。在朱子祠之東廂,設有碑廊,內嵌宋至明清古碑120餘塊,其中有朱熹手書真跡。而祠前的御書閣,爲康熙賜給書院匾額以及由南康知府周燦請建。閣前有桂樹兩株,相傳是朱熹手植。

院內還有釣磯石、漱石、鹿眠場、流杯池等名勝。當中漱石和流杯池,因朱熹手書「漱石」、「流杯池」石刻而得名。「鹿眠場」相傳唐代李渤飼養的白鹿就睡在此。釣磯石據傳是朱熹常垂釣之處,但此處水淺流急,魚類不多,故明代文人劉世揚又在石上加刻「意不在魚」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