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青年視角納入社區發展治理中

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張大維教授課題組觀察發現,越來越多社區正嘗試將青年視角納入社區發展和治理中,着力探索精準滿足青年需求的服務路徑,舉辦的一些活動得到社區青年的積極反饋。

武漢市武昌區中央花園社區引入“爸爸力”惠民項目,通過打造“父愛課堂”,讓年輕爸爸們抽出時間在課堂上陪孩子一起做木工、摺紙、畫畫等,讓爸爸們更多參與到親情教育中來,滿足親子活動和兒童教育的需求。

2023年年底,社區設置“好爸爸”頒獎環節,專門由媽媽們上臺給爸爸們頒獎。參加頒獎典禮的媽媽們很開心,她們感到活動不僅減輕了媽媽的負擔,推動家庭的育兒平等觀,還讓爸爸在帶娃中獲得了滿滿成就感。

成都高新區五根鬆社區通過盤活存量空間、激發青年參與活力、營造年輕態智慧新場景,打造主題創意美食街區、青年議事廳,推出“5G+智慧健康工作室”“微視界”“新川直播間”等特色項目。受社區溫馨服務的感召,五根鬆社區的年輕人開始主動靠近社區、服務社區,爲社區建設貢獻力量。

“一老一小”最牽動人心。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在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民政部部長陸治原表示,將大力推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課題組認爲,在國家倡導實施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政策背景下,擴充和優化社區的養老類服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行動價值。這不僅能夠加快推動社區的適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緩解當代青年的養老壓力,減少養老成本和養老焦慮,尤其是幫助解決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保障問題,從這個層面而言,可以一併推動青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張大維教授認爲,要讓青年“住得好”,需要青年“多作爲”,要逐步搭建起“真實需求全面關注、社區服務有效迴應、公共活動持續參與”的青年社區需求-服務體系,促進青年與社區“雙向奔赴”、青春與治理“同頻共振”。

他建議,建立健全青年社會組織、青年事務社工、青年志願者等社區參與機制,引導青年在社區協商共治、社區公益慈善、社區公共營造等公共事務中發揮積極作用,提升社區服務項目質量,在更加精準適配青年生活需求的同時,持續滿足青年參與社區的發展需求。

牟梓苓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雷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