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萬安拜訪二二八受難家屬 蔡詩萍:不能閃躲的命運與責任

臺北市長蔣萬安10日下午拜訪二二八受難家屬。(摘自蔡詩萍臉書/楊亞璇臺北傳真)

臺北市長蔣萬安28日將以市長身份第一次出席北市文化局所舉辦的二二八紀念活動,由於蔣身份特殊,備受外界關注。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10日分享,蔣萬安與二二八受難家屬會面的過程,蔡說,這是一場蔣萬安期待很久的安排,蔣很清楚,無論是蔣家的血緣或臺北市長的身份,他都不能不面對二二八事件這段歷史,他感覺得出蔣內心深處肯定百感交集,「誰叫他,姓蔣呢?但誰又要叫他當選了臺北市長呢?這都是不能閃躲的命運與責任。」

蔡詩萍10日晚間在臉書發文指出,這午後,蔣節雲、徐光,她們爲蔣萬安上了一堂二二八的課,蔣節雲女士,蔣渭川的六女兒,二二八事件時,武裝警察衝進蔣家,要槍殺蔣渭川,不料卡彈,蔣渭川趁機奪門而出,重新上夾的子彈不長眼,射穿了蔣巧雲(蔣節雲的四姐)與她抱着的小弟蔣鬆平,留下一死一傷的悲痛。

蔡詩萍指出,徐光,父親來自北京大學,在戰後的臺灣致力於推廣國語教育,口碑極佳,怎料到二二八事件時,被四位便衣從家中帶走,一去不返,最終在槍斃的名單上,赫然出現父親徐徵的名字,蔣節雲由蔣理容陪伴,來到了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蔣理容要叫蔣節雲一聲姑姑。徐光身體硬朗,一個人來。

蔡詩萍說,另外一位黃秀婉女士是他的舊識,要叫二二八受難者王添燈的六女兒王美慧一聲阿姨。她也陪坐一旁,四位年齡都不小的優雅女士,今天下午,齊聚一室,與蔣萬安見面了。

蔡詩萍表示,「對蔣萬安市長,這是一場他期待很久的安排。他很清楚,無論是蔣家的血緣,或臺北市長的身份,他都不能不面對二二八事件這段歷史。於是,關鍵是,他的態度。」

蔡詩萍感嘆,對這四位女士,尤其不容易啊!二二八事件對她們,是人生際遇的分水嶺,從此親人離散,家庭破碎,時間也許能淡忘一些傷痛,卻不能不提醒她們:人生從此不再完滿。

蔡詩萍說,但,她們都選擇了,願意與蔣萬安市長會面,熙攘往來的凱達格蘭大道旁,昔日的臺北放送局,今日的臺北市二二八紀念館裡,兩方見面了。

蔡詩萍指出,蔣萬安市長伸出友誼的雙手,她們也回報以溫柔的諒解,坐下來,時光倒轉,徐光女士幽幽的訴說了,她應該不止千遍以上的回顧。父親被帶走槍斃,媽媽領着四個小孩不知所措,媽媽曾經想誘騙小孩一塊投河自盡,卻在幼兒從河邊捕捉一隻小螃蟹時,雀躍發出要把牠養大的歡呼聲裡,驚覺到自己應該扛起責任,讓孩子長大,於是,她什麼工作都不挑剔,甚至,要不時賣血,來拉拔四個子女。

蔡詩萍表示,蔣節雲女士適時插了一句,徐光的故事要講很久啊!其實,哪個二二八事件受難者的家屬,他們經歷的人生劇變,能簡單講完呢?蔣理容女士替姑姑起了一個頭,然後兩位接續提起蔣渭川在二二八事件裡的委屈,既被陳儀利用,也被後世誤解,她們一家,在父親過世後,不斷不斷的努力蒐集史料資料當證據,不信不能替父親的委屈昭雪。

蔡詩萍透露,自己帶了一套兩本的《蔣渭川和他的時代》,兩位蔣女士當場顯得激動,都說絕版很久了,他說,放在他的書櫃裡也很久了,單單是讓陳芳明教授,爲這套書寫了長篇的序,這動作本身,就是對蔣渭川先生的歷史定位,做了一次反轉。

蔡詩萍表示,多數時間,蔣萬安是靜靜的聽。間或,也會由衷的流露他沉浸其中的傷感。在與家屬會面前,他先在二二八紀念館裡,由館長與他的陪同,回顧了館內的常設展,讓歷史快速的倒轉,停格,時而在某一個畫面前佇足,長長的沉默中,「我感覺得出,年輕市長的內心深處,肯定百感交集。誰叫他,姓蔣呢?但誰又要叫他當選了臺北市長呢?這都是不能閃躲的命運與責任。」

蔡詩萍認爲,歷史不會回頭,每個時代卻又都是之前的世代,不斷交疊衝撞出來的新頁,時間的頁面,來到了21世紀,民主的新頁,走到了多元價值並陳的年代,在蔣女士,許女士的寬容與期待下,蔣萬安市長這個午後,上了一堂他必須補修的功課。

而這堂課,還會繼續。蔣市長明白的,「我拿出備好的筆,備好的書,請兩位蔣女士在扉頁上簽名」,每個孩子的名字,都是父母無盡期盼的愛,很久以前,徐徵爲女兒取名徐光,蔣渭川爲女兒取名蔣節雲,他們何嘗不是愛意滿滿呢?「我覺得三個孩子的爸爸蔣萬安市長,多理解這個極爲簡單平易的道理,他就會知道政治該怎麼走,施政該怎麼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