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對輝達依賴 微軟下月推首款自研AI晶片 驚人成本曝

微軟可能在下月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佈首款自家研發的AI晶片。圖/美聯社

根據《Independent》報導,微軟可能在下月舉行的年度開發者大會上,發佈首款自家研發的AI晶片,希望藉此降低成本與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據瞭解,這款代號爲「雅典娜」(Athena)的AI晶片,可能將在11月14日於西雅圖舉行的微軟的開發者大會上亮相。這款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的晶片,專爲訓練大語言模型(LLM)等軟體所設計,同時可支持推理,爲ChatGPT背後的所有軟體提供動力。

微軟早在2019年就秘密組織300人團隊,開始研發雅典娜,除了尋求降低成本,也希望藉此增加與輝達談判的籌碼。雖然雅典娜的性能細節仍不清楚,但微軟寄望藉由這款晶片,能與輝達的H100 媲美。

目前Azure多仰賴輝達的GPU來進行微軟、OpenAI與雲端客戶使用的AI功能。假若雅典娜能成功推出,原本在這場AI晶片大戰居於落後的微軟,就可以趕上競爭對手AWS和谷歌的腳步,提供雲端用戶自主研發的AI晶片。

過去爲了發展ChatGPT,微軟向輝達訂購至少數十萬顆AI晶片,然而隨着運算力不斷增加,微軟後續還需購買更多晶片,對它而言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據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的分析指出,假若雅典娜具有競爭力,與輝達的產品相比,它將可以將每個晶片的成本降低三分之一。

微軟不是唯一企圖打造自家AI晶片的公司,亞馬遜早在2016年就收購Annapurna實驗室,開發兩種不同的AI處理器,谷歌也在研發自家訓練晶片。OpenAI日前也傳出將研發自家晶片,並評估潛在的收購目標。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過去曾公開抱怨AI晶片供不應求與對新創公司造成的成本衝擊。TrendForce曾發佈報告表示,在2020年訓練OpenAI的GPT模型,需要輝達2萬顆A100 GPUs,若要支持ChatGPT商業化,則要增加到3萬顆GP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