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探月腳步 展現中國浪漫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

目前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個

見證探月腳步 展現中國浪漫

本報記者 馮 華

《 人民日報 》( 2023年09月30日 第 08 版)

●具備原始探測數據是取得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權的基本條件。

●目前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個。

●嫦娥三號着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勘探過的周邊方圓77米區域命名爲“廣寒宮”,讓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嫦娥”和“玉兔”在“廣寒宮”相聚,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

“廣寒宮”“天河”“織女”“泰山”“華山”“畢昇”……這些獨具中國韻味的元素,以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形式,標記着月球上的山脈、盆地、環形坑等,見證着中國探月的腳步,也展現着中國文化的浪漫。

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是給月球上的山脈、盆地、環形隕石坑等地貌命名。伴隨望遠鏡的發明,人們就陸續對月球上的一些地形單元進行了命名。1922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在其首次會員大會上成立了月球地名命名執行委員會,開始對月球地理實體命名進行規範化、標準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修訂,IAU逐步制定出一套月球地理實體的命名程序和規則。

月球上地理實體命名,不僅是起一個名字那麼簡單,與其探測成果、科研水平、國際貢獻相關。比如,具備原始探測數據是取得月球地理實體命名權的基本條件。

目前月球上以中國元素命名的地名共35個。除了我國自主申報的命名,還有一些是由其他國家申請的、大多以中國古代科學家和神話傳說人物命名的地理實體命名。

“畢昇”“蔡倫”“張鈺哲”3個環形坑的命名,實現了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成果,在國際月球地理實體命名上零的突破。2007年10月,我國成功發射嫦娥一號衛星,開啓了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自主申請階段。2010年,我國科學家利用嫦娥一號影像數據向IAU首次提出了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的申請並獲批准,獲得位於月球北極和南極的“畢昇”“蔡倫”和“張鈺哲”3個環形坑的命名。

2015年10月,嫦娥三號着陸區4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被正式批准。嫦娥三號着陸器和玉兔號月球車勘探過的周邊方圓77米區域命名爲“廣寒宮”,附近3個較大的環形坑分別命名爲“紫微”“天市”和“太微”。“廣寒宮”名稱的正式批准,讓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嫦娥”和“玉兔”在“廣寒宮”相聚,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紫微”“天市”和“太微”則是我國古代天文星圖“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的“三垣”,這開創了使用我國古代天文學體系中的名稱命名月球地理實體的先河。

2019年,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勘察。我國在月球上又增加了5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着陸點命名爲“天河基地”;着陸點所在馮·卡門坑內的中央峰命名爲“泰山”。

着陸點周圍呈三角形排列的3個環形坑,分別命名爲“織女”“河鼓”和“天津”。“織女”“河鼓”和“天津”取自二十八星宿中的星官。3個星官分別位於現代星座劃分的天琴座、天鷹座和天鵝座,3個星座所包含最亮的恆星分別爲織女一(俗稱織女星)、河鼓二(俗稱牛郎星)和天津四,這三顆明亮的恆星構成了“夏季大三角”,命名的“織女”“河鼓”和“天津”在月面上近似再現了這一天文現象。

2020年12月,嫦娥五號完成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壯舉,爲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2021年,嫦娥五號着陸區域的8個月球地理實體命名申請獲批准,分別爲:“天船基地”“華山”“衡山”“裴秀”“沈括”“劉徽”“宋應星”“徐光啓”。其中,天船是我國古代星官之一,屬“二十八星宿”之“胃宿”,意爲“天上的船”。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加快推進國際月球科研站大科學工程,將聯合多國和國際組織在月球表面和月球軌道建立長期自主運行、短期有人蔘與,可擴展、可維護的綜合性科學試驗設施。可以想見,不遠的未來,月球上中國元素的名字將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