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提案辦理見成效|凝聚力量共識 守護公平正義——最高人民法院紮實辦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
馮家順、李晉嫺
“看到人民法院爲孩子們所做的務實工作、取得的成效,心裡一下子就熱乎了起來。”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相關建議,很快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積極迴應。
在涉及未成年子女的離婚案件中開展“關愛未成年人提示”工作;發佈全面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及犯罪防治工作意見,並首次發佈專題指導性案例……法治力量守護“少年的你”,得到不少代表的由衷“點贊”。
代表委員的建議提案,傳遞人民呼聲、凝聚人民期盼。2024年,最高法承辦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代表建議360件,收到全國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提案180件。最高法廣泛吸納代表委員真知灼見,推動人民法院工作高質量發展,更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不少代表十分關注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由最高法牽頭辦理的有關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的重點督辦建議,包含9件代表提出的建議。
“我們在充分研究的基礎上,制定重點督辦建議辦理工作方案。立案庭、民一庭結合各自工作職能,共同研究梳理矛盾糾紛預防化解工作中存在的8個方面34個問題。”最高法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最高法結合代表提出的優化物業糾紛解決路徑的建議,積極支持配合住建部開展物業管理條例修改完善工作,對人民羣衆普遍關心的業委會成立程序、物業服務企業收費等事項提出合理建議。
如何更好守護“夕陽”美好,努力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爲、老有所樂,是不少代表委員關心的問題。
“建議最高法出臺專門的司法解釋,就養老服務人員服務過程中人身傷害問題合理確定主體責任。”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高德紅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立提出關於優化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促進居民養老事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迴應代表建議,最高法發佈涉養老服務民事糾紛典型案例,引導規範養老產業健康發展,協同人社部等加強超齡勞動者權益保護。
“最高法將持續加大老年人權益保護力度,適時通過發佈典型案例、司法政策性文件等多種方式,爲養老服務體系規範化發展提供司法助力。”最高法有關部門負責人說。
從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到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從加大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力度,到嚴懲證券期貨犯罪……最高法紮實辦理代表委員建議提案,更好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辦好一件建議提案,破解一個“急難愁盼”——
民建中央的一份提案,對如何解除失信名單和限制高消費措施,幫助偶發性違約或因宏觀經濟波動暫陷困境的“誠實而不幸”的民營經濟主體和中小微企業修復信用提出建議。
吸收該建議的內容,最高法已全面啓動失信、限制消費規定的修訂完善工作,將及時依法刪除、撤銷失信作爲信用修復的關鍵舉措,增強信用懲戒的分級、分類、分期,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信用修復的措施。
真誠溝通,凝聚力量和共識——
全國政協委員、雲賬戶(天津)共享經濟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暉提出,符合經營實質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應認定爲商事主體,從而更好保護其權益。
“在現行法律、政策背景下,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份實施據實認定原則。與企業之間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受勞動法保護;登記註冊爲個體工商戶的,與企業之間系平等民商事法律關係,受民商法保護。”最高法有關承辦人與楊暉委員進行了長時間的電話溝通。
“答覆及時、全面、翔實,坦誠正面迴應問題,我非常滿意。”楊暉說。
最高法辦公廳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牢固樹立主動接受監督意識,把解決問題、推動工作作爲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完善建議提案辦理工作機制,提高辦理工作質量,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撐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
(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