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蕭麗虹人去畫永留 收藏品捐贈北美館

簡秀枝》蕭麗虹人去畫永留 收藏品捐贈北美館。(愛傳媒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用買菜的錢,收藏藝術品,幫助藝術家」,這是已故竹圍工作室負責人蕭麗虹(1946-2021),一生的態度。

她的善行義舉,鼓勵與資助了許多年輕藝術家,同時也豐富了臺北市立美術館的收藏。

這個從去年5、6月提出的捐贈計劃,經雙方團隊的討論,決定捐出26位藝術家的43幅作品,給臺北市立美術館,包括水墨、書法、油畫、攝影、錄像與裝置等綜合媒材作品,其中包括北美館尚未收藏的藝術家作品,及部分典藏藝術家所缺少的階段性關鍵作品。

捐贈儀式 苦等主人 胡不歸 病逝噩耗 撕心裂肺 嘆奈何

捐贈儀式,從林平前館長,延後並移交給王俊傑館長,大家等着蕭麗虹返國親自主持,怎奈人沒等着,傳回來是蕭麗虹病逝消息。

11月12日藝術界銜悲忍痛,聚集在北美館在地下樓圖書文獻中心,一起緬懷蕭麗虹,同時也舉行簡單的捐贈儀式。

臺灣煉水公司董事長陳光雄,代表家屬,出席聚會,難掩失去愛妻的悲傷,靜坐一隅,時而接受藝術界友人的問候,寒喧幾句,大多時間,靜默聆聽藝術界友人對蕭麗虹的追思點滴。

蕭麗虹生前第一件收藏品是已故藝術家吳學讓,創作於1976年的《羣鵝》,陳光雄昨天以家屬身份代表捐贈,由王俊傑接受捐贈。1976年正是陳光雄帶着蕭麗虹返臺定居,對他們夫妻來說,意義非凡。

蕭麗虹是於今年元旦,無故在住家暈倒送醫,本以爲心臟病相關的家族遺傳,一經檢查,卻發現是胰臟毛病,擴延肝臟,隨後並作了3次化療,但成效不彰,在親友的建議下,轉赴新加坡接受特別高端儀器的特殊治療,5月6日赴星,8月30日就傳出病逝的噩耗,藝文界同感震驚。

洋媳婦靠着婆婆啓蒙藝術 流利英文閱歷 直搗外交羣

蕭麗虹是香港人,主修總體經濟學,與臺灣籍留學生陳光雄,在美國留學時,相識相戀成婚,婚後配合夫婿就業腳步,曾在美國、瑞士與新加坡等地,從事經濟研究工作。1976年當陳光雄決定束裝返國時,一句閩南話都不會說的蕭麗虹,跟着先生腳步,搬回臺灣定居、創業。

滿口英文與廣東話的蕭麗虹,被街坊鄰居稱爲「洋媳婦」,但她非常柔軟而識大體,放下海歸學人的身段,也把總體經濟研究的專業,擺在一旁,專心相夫教子,學習成爲臺灣媳婦。

陳光雄媽媽,出身自書香世家,對於琴棋書畫,頗有心得。蕭麗虹與婆婆保持密切互動,並跟着婆婆去上插花課,學習揑陶,逛畫廊,在婆婆的帶領之下,拾級而上,逐漸向藝術靠攏,培養出興趣。

1970年代,有許多外交官派駐臺北,例如,美國駐中華民國大使安克志(Leonard S. Unger,1917-2010)夫人就是藝術家,蕭麗虹以流利的英文,以及早年留學工作的海外見聞,很快就打入當時的外交圈,外交官夫人國際訊息豐富,對於當代藝術的出版物也多,已經接受藝術啓蒙的蕭麗虹,很快就抓住主流趨勢,因此在臺灣藝術生態還處在傳統、保守時,蕭麗虹已經認識當代藝術,她很快因興趣,而走上陶藝創作,也在許多競賽獎項中脫穎而出,作品也被包括北美館在內的美術館收藏。

例如,蕭麗虹曾於1991年及1994年兩度在北美館舉辦個展,並在1989年、1992年分別獲得北美館主辦的「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及「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首獎,搖身一變,從經濟分析專家,家庭主婦,變成藝術創作者,讓她對自己的生命歷程與臺灣土地,有更多的心得與期待。

北美館爲實驗創作背書 蕭麗虹捐畫報恩不手軟

因爲對藝術的投入蕭麗虹認識了許多藝文界朋友,充分了解臺灣藝術界生存的困境,尤其尚未成名的菜鳥藝術家。主修過經濟學系的蕭麗虹,採取經濟手段,幫助年輕藝術家,比如說,有藝術家作展覽時,她會去看展覽,然後順手買作品回去,除了活絡經濟之外,讓藝術家馬上有收入,可以維持繼續創作。

從商的丈夫陳光雄力挺蕭麗虹對藝術家的佈施。當蕭麗虹說是以「買菜錢」,購藏藝術家作品時,不足之處,陳光雄掙一隻眼閉一隻眼,全力買單,蕭麗虹很快就成爲臺灣當代藝術界的女伯樂。

除了買畫支持藝術家之外,蕭麗虹知道,臺灣藝術家更需要舞臺以及國際發展機會。

1995年蕭麗虹利用家族的舊雞寮,改裝轉型爲藝術家的展演、駐村創作的基地,取名「竹圍工作室」,成爲臺灣民間自力建構的「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先行者與典範。

從1995年迄今,竹圍工作室已經累積25年的時間,服務了500位以上的藝術家,也與250個以上的國際藝術機構與組織,保持互動,留下的實體文獻與出版,以及網路內容儲存檔案資料,十分龐大,爲臺灣留下近幾十年來國際發展的珍貴文獻,以及與國際組織或機構,互動對接的know how,彌足珍貴。

由於近年生態環境丕變,包括竹圍工作室附近的交通動線,也因公共工程的介入,風水景觀逐漸被破壞掉,再加上,身體漸有狀況,「老之將至」的想法開始出現,蕭麗虹萌生退居幕後,於2021年底正式關閉「竹圍工作室」的實體場域,轉作文獻出版的整理。

蕭麗虹在接受臺北國際藝術村總監李曉雯訪問時,曾含蓄表示,她希望至少還能再活5年,讓她把「竹圍工作室」的重要文獻與檔案,去腐存菁,成爲第三本著作。

懇求上蒼再給5年 完美作結 竹圍工作室息燈難 餘波盪漾

近年,「竹圍工作室」一直埋首於收尾工作,蕭麗虹也認知到,人生的無常與藝術永恆性,她希望把大半生收藏累積的藝術家作品,分門別類,以不同地域關係,捐贈給最適合的美術館,讓藝術家作品,真正進入美術館,受到專業的研究、展演與典藏,那纔是一勞永逸,也是對藝術家最大的回饋所在。

爲了感念北美館早年鼓勵且支持她作實驗性展演,給予兩次展覽,兩次授獎的情誼,蕭麗虹的捐贈也就從此美館開始。

就在彼此的整理、協商達成共識之際,臨門一腳的捐贈儀式,卻隨着蕭麗虹身體微恙住院、甚至出國就診而喊停,雙方都等待與期待蕭麗虹病癒出院,再隆重舉行。

計劃,果然趕不上變化,今年8月30日,噩耗傳來,蕭麗虹因胰臟癌併發肺炎,病逝新加坡。

蕭麗虹25年成立「竹圍工作室」,持續協助藝術家,進行展演、研究與國際連結,不但是國內民間版閒置空間再利用的典範,常年扮演公共政策的諮詢、委託,國際交流的重要平臺,居功厥偉,因此,獲選爲「2021年臺北文化獎」得主,即將於11月26日,由柯文哲市長頒贈。

趕在臺北市文化獎的頒獎之前,北美館昨天就公開舉行捐贈儀式,並邀請蕭麗虹生前的藝文朋友,共聚一堂,在見證蕭麗虹胸懷藝術情、發揮捐贈大愛之餘,也抒發感懷,彷彿成爲蕭麗虹逝世後的小型追思會,尤其受過蕭麗虹資助過的藝術家羣,生前互動頻繁的藝文人士,都參與活動,氣氛十分感傷。

蕭麗虹 拼完一生,愛留人間 王俊傑 紅了眼眶,不能自己

捐贈儀式由北美館長王俊傑主持,本身也是藝術家的王俊傑,紅了眼眶,他拿着麥克風,久久不能自已,感傷激動地說不出話來。

追思會中,播放了蕭麗虹生前最後一支紀錄短片,束着髪巾的蕭麗虹,略有病容,她娓娓細訴以洋媳婦,下嫁到臺灣,本以爲自己就是位相夫教子的家庭主婦,沒想到在婆婆的啓蒙帶路下,學習插花、賞陶藝,逛畫廊,接觸了藝術,藝術果真迷人,慢慢讓自己從藝術創作者、藝術收藏者、藝術行政,成爲十足的「文化人」,讓她這一生充滿繽紛色彩。

蕭麗虹說,北美館有情深義重,最早認識蘇瑞屏代館長,慢慢跟更多館員熟悉,爲感念北美館早年鼓勵且支持她作實驗性展演,例如,1991年、1994年兩次個展,並在1989年、1992年分別獲得北美館主辦的「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及「臺北現代美術雙年展」首獎,埋下深厚情誼。

王俊傑肯定蕭麗虹生前所完成的兩大任務:

一,1995年竹圍工作室的成立,引進國際合作,同時,熱心參與公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