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文彬邊指揮邊批公文 莊東傑把明天當作截止日

雙臺灣指揮家簡文彬(左)、莊東傑(中)日前在新象藝術舉辦的講座上對談,以「領導力與創造力」爲題,和聽衆分享他們對於場館、交響樂團的經營心法。右爲主持人蘇立。(李欣恬攝)

作爲指揮家需要能掌握百人交響樂團的節奏,有時也有身兼多項任務,在音樂藝術以外還要顧及藝術行政、場館經營,日前在新象藝術舉辦的講座上,指揮家簡文彬就表示,他最忙時曾經在排練中場休息時,拿出手機批公文,而指揮家莊東傑則表示,高效能時間管理的關鍵在於,在截止日期還沒到的時候,當下就去做,把明天當作截止日。

簡文彬表示,他已很能將忙碌的待辦事項理出脈絡,「與其抱怨事情太多,不如接受和把事情做好,我會給自己排程,像是演出前一小時和贊助商打招呼,開演前40分鐘去導聆聽,倒數20分鐘抽菸、換衣服準備上臺,會後參加酒會等。我也曾在國外樂團排練中場時,拿出手機批公文,因爲我不希望自己的行程,讓辦公室的事情停下來。」

簡文彬表示,過去兩地工作時,他也會算準臺灣的上班時間,在臺灣人一日開始上班前,先把事情做完,接着去睡覺,「等到我醒來,臺灣已經到中午,待辦事項也會回傳,事情就能繼續下去。」

作爲國家場館藝術總監,簡文彬表示,在行政工作之外,他把讀譜的時間拉得更長,「我可能會在演出一年前就先開始讀譜,在沒有時間準備的狀態下,就把時間拉長一點,才能充分準備。這些都成爲我生活的一部分。」

莊東傑表示,時間管理的訣竅首重在效率和聆聽,「如何提高效率?就是在截止日還沒到的時候,把事情做得像是截止日就在明天,另外我也很注重聆聽和惜字如金,因爲我覺得如果說得越多,這樣別人能跟你提出問題和新的機會就少,交響樂團像是一臺大型機器,如何不斷地精進和優化,就靠聆聽聽見問題並反省和做決策。」

有趣的是,簡文彬和莊東傑都是少數會在音樂會演出前,親自導聆的指揮家,簡文彬表示,這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給他的建議,「林老師跟我分享,法國有個藝術節的總監,常常會自己出來講解表演作品,對當地民衆而言,像是里長伯一樣的角色,他也希望我可以多多跟民衆接觸,我的導聆方式不是講曲目解說,有時是分享節目本上沒寫到的事情,主要是希望讓一羣觀衆在欣賞音樂會前可以放鬆心情,希望帶出人和人溝通的氛圍,這有一種人情味和溫度。」

莊東傑的導聆方式也很有趣,除了講解還會親自示範演奏,他表示,他也會把團練遇到的趣事、遇到的困難,以及即將如何呈現,從音樂學的角度、特殊的指揮的視角,一一和觀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