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教練沒當成 反背萬元“培訓貸”——暗訪健身機構招聘套路

求職者

簽了萬元培訓協議,想辭職卻沒法退錢

5月30日,記者見到了小李,他表示,去年10月,他通過BOSS直聘到渝北區新牌坊一家知名健身機構應聘教練。“應聘時,他們的工作人員向我表示薪資不會低於萬元,但需要進行培訓考證。”爲此,小李與機構簽訂了相關培訓協議,按照協議約定,他一共需要支付1.29萬元,分9期支付。“第一期288元,此後每月還1575元,並綁定了我的支付寶和芝麻信用。”小李表示,上班幾天之後,他聽聞其工作並非做教練,而是發傳單,於是想要辭職。“但這個貸款也沒法退。現在因爲我沒有按期支付,已經出現逾期。”小李說。

小王也在該健身機構面試,與小李遭遇相同,“雖然有面試,但幾乎都能通過,目的就是讓你去培訓交錢的。我當時說我沒錢,他們就說可以分期付。”小王稱,自己也是上了幾天班發現不對勁,想退錢但沒法退。

另外,記者在各大社交平臺查詢發現,一些網友也反映稱,面試時,工作人員會慫恿其交上萬元參加培訓考證,並簽訂相關合同,想解除合同,卻被要求支付違約金,多次協商退款無果。

健身機構

有培訓資質,屬雙方意願

5月31日,記者來到位於渝北區新牌坊的這家健身機構。“健身教練需要一定的專業度,我們並非來者不拒,也並未承諾工資上萬。考證是雙方意願,除了理論課程還有實操,我們會講明當健身教練如何更專業,有證書是一種專業的證明。另外,我們有考證的基地,在體育部門都能查詢到,我們的證書也是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非外面其他健身機構的一般證書。”機構相關人員馮先生表示。說完,他還出示了由重慶市運動員發展保障中心頒發的“健身教練職業能力培訓機構”授牌。

馮先生還稱,他們也與小李、小王溝通過,雖然簽訂有協議,但可以進行協商處理,而且貸款也並非網貸,而是分期支付。

記者注意到,該機構(甲方)與小李、小王(乙方)簽訂的協議提到,未經雙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單方面終止合同;乙方選擇分期支付培訓費用的,若任何一期未按期足額支付超過5個自然日,除承擔逾期違約責任,還要付培訓費的30%作爲違約金。

對於馮先生的說法,小李和小王均不認可。“他們以崗位招人的名義讓我們報名交錢參加培訓,是不是套路,他們自己心裡清楚。”小李表示,他們準備走法律程序。

記者暗訪

面試變推銷,求職先培訓

按照小李小王提供的求職路徑,記者也以求職者身份在BOSS直聘發出多份健身教練的求職申請。很快,多家健身機構與記者取得聯繫,並表示健身教練許多都是月薪上萬,且沒有證書也可應聘。

5月30日,自稱是渝中區富華路凱健國際健康會工作人員的人聯繫上記者並表示,他們這裡能培訓考證,但需要當面聊。5月31日,記者走進該健身機構,聲稱是來面試的之後,便被工作人員帶進另一房間。一番寒暄後,該工作人員開始介紹培訓:“我們培訓時間30天,就在這裡,包吃住,費用共計1.68萬元,可一次性支付,也可工作後劃扣。課程有理論課也有實操,學完考證,考完安排就業。女教練不用操心,收入比男教練高,正常來說月入2萬—3萬元左右。”該工作人員強調,學員考取的證書爲中國健美協會頒發的CBBA專業健身教練證書,還必須與公司簽訂培訓合同。

記者多次讓該工作人員出具相關培訓資質,但截至記者發稿,仍未收到相關信息。

記者又來到位於兩江新區華宇天宮花城的中田體育健身基地,得知記者是來面試的之後,工作人員不但不讓記者填寫求職表,反而直接開始推銷上課——一個月課程,包吃住,費用1.18萬元,可以9個月分期付。學完之後頒發4個證書,並推薦就業。記者注意到,他展示的證書除CBBA證書外,其餘3個全是該培訓機構出具的證書。該機構還表示,因爲要簽訂合同,中途無法退款。

市運保中心

這些機構纔可開展健身教練培訓

記者通過查詢天眼查發現,凱健國際健康會所屬的重慶凱健體育文化傳播公司,經營許可包括游泳館、美容店、體育中介代理服務、信息諮詢服務、健身休閒活動等,並未看到有相關培訓許可。

而中田體育健身基地所屬的重慶中田體育文化傳媒公司,經營許可包括高危險性體育運動(游泳)、體驗式拓展活動及策劃等,也未看到相關培訓資質。天眼查還顯示,該企業涉及的司法案件中55%爲教育培訓合同糾紛。

記者將此情況反饋給了體育部門。重慶市體育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表示,營業性健身房是否具備培訓教練資質可諮詢重慶市運動員發展保障中心(以下簡稱“市運保中心”)。記者查詢瞭解到,市運保中心在2022年公示的重慶市體育行業健身教練職業能力培訓機構有10家,但並不包括上述兩家公司。

對此,市運保中心相關人士也表示,目前,重慶市範圍內還在開展健身教練職業能力培訓的機構有4家:重慶零尚體育、重慶勵美健健身公司、重慶白犀牛健身管理公司、重慶萬州區飛洋職業培訓學校。頒發的是由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出具的健身教練體育職業技能培訓證書。

業內人士

600元可考CBBA初級證書

多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從事健身教練相對來說准入門檻較低,但需要較好的形象氣質、身材,由於要跟客戶打交道,更需要具備專業知識。資深健身教練陳女士認爲,沒有必要專門去考CBBA證書,如果是想要入行的“小白”,建議先系統性學習肌肉的分佈、解剖學、營養學等知識,並通過不間斷地健身練好身材。

知名健身管理公司的工作人員周女士告訴記者,據她所知,健身教練即便要考證,也應該考取國家體育總局人力資源開發中心出具的健身教練體育職業技能培訓證書,而不是CBBA證書,“中國健美協會是一個社會組織,如果有健身機構讓你考CBBA證書,那麼這個機構可能並沒有體育主管部門授權的資質。CBBA證書考取很簡單,課程網上就可以買到,初級600元、中級1200元。”

記者在多個網購平臺查詢發現,多數商家宣稱“CBBA初級證書600元即可考取”。相關店鋪客服人員表示,600元購買課程後,線上配合考試即可,“職場‘小白’都可以考,甚至可以跨級考高級,高級證書只要1200元。都是通過手機考試,線下培訓意義不大。”記者注意到,商品評價頁,多位消費者曬出證書表示:“效率高,拿證速度快。”

“健身教練相關還有一個證書,就是人社部門頒發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健身)。”對此,市運保中心相關人士還表示,在體育行業,需要上崗證書的,是人社部門和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只用於游泳、滑雪、攀巖等高危險性項目,健身行業沒有強制要求必須具備從業資格證書,一些健身機構打着培訓旗號讓學員報名,屬於市場行爲。如果學員認爲健身機構有誘導行爲,可向市場監管部門反饋。

同時,相關市場監管部門工作人員也向記者表示,將介入調查此事。

律師

機構誘導高額付費培訓或涉嫌欺詐

對此,北京市康達(重慶)律師事務所律師高金寬表示,招聘單位(健身機構)通過發佈高薪崗位信息,引導求職者登門面談,以此獲得開展培訓考證業務的潛在客戶,有違誠實信用原則。如果招聘單位發佈的屬於虛假招聘信息,求職者可以向求職平臺進行反映,由平臺對相應信息進行刪除。

另外,求職者與招聘單位就培訓考證服務事項,簽署的相關協議文書的效力,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進行確認。比如,招聘單位是否充分披露了資質證書的出具單位及相關信息,支付的費用與提供的服務是否相匹配等。如果招聘單位未充分披露與資質證書相關的信息,而是利用信息差,誘導求職者與其簽署協議,並繳納高額費用,那麼招聘單位就有可能涉嫌民事欺詐,雙方簽署的協議就會因撤銷而自始無效。如果涉及人數比較多、涉及金額比較大,招聘單位還有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新重慶-重慶日報記者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