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生態論苑)
寇江澤
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繼續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向深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加快推進
美麗中國什麼樣?在國務院新聞辦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表示,美麗中國至少有三個層面的含義,“外美”,生態環境美,這是美麗中國最重要、最顯著,也是最根本的標誌;“內麗”,發展高質量,這是美麗中國的內在要求;“氣質佳”,制度機制優,這是美麗中國的關鍵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實現了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爲、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生態環境更美了,去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30微克/立方米,比10年前下降54%;全國地表水體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達89.4%,比10年前提高25.3個百分點;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本世紀以來全球新增綠化面積約1/4來自中國。發展質量更高了,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清潔電力體系和清潔鋼鐵生產體系。制度機制更優了,建立實施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一系列重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蓋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實現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我國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萬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一幅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的美麗畫卷在神州大地鋪展。寧夏賀蘭山砂石礦區整治修復後成爲葡萄酒莊,產業轉型帶來豐厚回報;黑龍江伊春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後,良好生態吸引越來越多遊客前來觀光;江蘇連雲港周邊海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漁獲豐富起來……日益清新的空氣、清潔的水質、清麗的山川,給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加快綠色化、低碳化的高質量發展階段,生態文明建設仍處於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鉅。新徵程上,必須把美麗中國建設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好家園。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將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作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重要方面,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生態環境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要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持之以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瞄準既定目標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目標一步步變爲現實。
“從歷史長河來看,如果說我們這一代人能留給後人點什麼,我看生態文明建設就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引,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力度來謀劃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繼續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向深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加快推進,爲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江山如畫的美麗中國。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08日 1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