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髮聽故事 裡容院拼出市場日常

Norman Normal的《裡容院》物件插畫展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市場與理髮之間的關係,如何在常民文化中發展成都市的在地故事?插畫家,同時也是美髮沙龍理髮師的Norman Normal,以爲期3周的剪髮駐點計劃,從剪髮的聊天過程中,逐漸拼湊出傳統市場與剪髮者間的故事,並作爲新富町文化市場的《裡容院》展覽內容。

Norman Normal的創作以獨特的插畫手繪風格爲主,在臺北藝術自由日、白晝之夜、金曲獎入圍者影片、或是手搖飲料品牌「不要對我尖叫」都能看見他的作品。除了是視覺創作者,他也是理髮師,他表示在剪髮過程中常會意外地聽到客人的故事,或成爲客人傾訴的對象,因此他將理髮累積的觀察力帶入創作中,在展覽《裡容院》將市場工作者的形象,以他擅長的黑白線條記錄下來。

在Norman Normal創作《裡容院》期間,他在東三水街市場租了一個臨時攤位作爲「理容院」,用免費剪髮與市場工作者交換日常使用的器冊,並且從剪髮的過程中搜集了被剪髮者的故事,因爲是在2021年疫情趨緩後所進行的創作,他深刻感受傳統市場因爲疫情經歷了很大的衝擊與挑戰,因此也將疫情帶來的不安氣氛與狀態,用畫筆捕捉下來,作爲一個時代的現象觀察紀錄。

Norman Normal也分享這段蒐集故事的過程中,最印象深刻的是91歲的老奶奶,說起年輕時經歷過躲防空洞的故事,再出洞時才驚覺隔壁的一家人已經消失了,老奶奶紅着眼眶,Norman Normal也覺得不自覺眼眶紅了。「這些故事藉由剪髮最放鬆的時刻而被我瞭解,我覺得我很幸運,謝謝曾經願意與我分享故事的你們」希望把這些故事轉換成另一種方式被看見,在《裡容院》透過器皿、畫作、錄像等不同創作形式,將市場工作者的日常與故事再現於展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