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費率2案支持數19比12 分緩漲、一次調2種版本

健保會今完成費率審議,將原本的11種試算方案收攝爲2方案討論,其中1案爲4.97%,另一案則是5.47-5.52%,支持數分別是19比12。(中時資料照)

2版本安全準備試算。(林周義整理)

健保會今完成費率審議,將原本的11種試算方案收攝爲2方案討論,其中1案爲4.97%,另一案則是5.47-5.52%,支持數分別是19比12。若採微調的4.97%,後年的安全準備金將成負數,意即明年底又要重新討論費率調漲。若採費率較高的後者,則可連續幾年不必再調費率,但在疫情期間造成的財務壓力較大。

今日健保會計有38名委員出席,將原本的11種試算方案收攝爲2方案討論,第1案爲考量經濟因素,可確保明年底維持1個月安全準備的4.97%,第2案則是依2015年財務平衡及收支連動機制,試算出的5.47-5.52%。

經徵詢委員意見,第1案有18名現場委員及1名缺席委員支持,第2案則有12位委員支持,其餘8人棄權。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表示,今日是健保會費率審議歷史中,首度採取2案並陳的方式處理,主要是爲了尊重各個委員的考量,以及經濟上的影響。

消基會副董事長吳榮達認爲,疫情對社會的衝擊大,費率漲幅越低越好,訂在4.97%,後年安全準備雖然會不足一個月,明年底勢比又要討論費率,但卻能爭取其他健保改革的空間,如部分負擔、酒捐挹注健保等。若要維持明年底不討論費率調漲,費率就要高一些,但這樣對大家的衝擊就會太重。

臺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則認爲,若安全準備不能達到連續2年2個月的規定,形同破壞了2015年訂出的財務平衡及收支連動機制,因此醫界較傾向支持5.47-5.52%的版本,明年、後年都仍然可以有2個月安全準備,維持當初健保會的共識。

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表示,此次的2種方案可分爲緩漲與一次調2種版本,若爲4.97%,明年安全準備可維持1個月,但後年就不足,因此明年的這個時間又要討論漲保費。若爲5.47-5.52%方案,明年、後年安全準備都足2個月,甚至到了2023年都不用調整費率。

滕西華表示,今日大家都對漲保費有共識,這一點是好事,比較可惜的是,她比較支持費率落在5.17%-5.24%之間,如此一來一樣可以2年不調費率,民衆、僱主也不會因爲費率過高而吃不消。

她解釋,若採5.17%,到明年底爲止可維持1.46個月的安全準備,後年則剩下0.73個月,但可藉由非保費的收入(如:煙捐)支應來補足,至少到了後年才需要討論調漲。而5.24%到了明年底可維持1.61個月,到後年底則可維持1.02個月,也是值得采納的選項。

據瞭解,除了這2案,亦有社保司所提,依年度平衡的概念來計算的「第3案」,分別是5.34%及5.37%,未被健保會採納。然而,健保會完成審議後,衛福部會做出何種考量還不清楚,今日的2案或其他方案都有可能,最終將由行政院拍板定出,政府依法需在明年元旦前做出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