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點值保障這些「救命」科別先行 臺大院長:不做恐動搖國本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點值長久不足,恐影響醫療生態,造成如韓國般醫護出走的情況。本報資料照片

全民健保獲得民衆高度肯定,同時卻導致醫護血汗,年輕醫師不願投入重點科別等問題,朝野立委日前提出健保法修正案,盼保障健保點值1點1元。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健保點值長久不足,恐影響醫療生態,造成如韓國般醫護出走的情況,即使無法保障醫療點值全面1點1元,也應從「救命」科別做起,讓急重難罕及住院點值獲得保障。

反對點值保障者認爲,此舉恐會破壞總額制度,讓健保制度失去制衡醫療使用量的功能。吳明賢表示,點值保障必須進行,但是否1點1元可以討論,且可從住院點值,與急重難罕等科別做起,這些科別少有醫療浪費問題,民衆不會沒事跑去住院。

「過去20年,臺灣雖有可近性、性價比最好的健保制度,但政府對健康的投資一直不足。」吳明賢表示,健保總額制度把財務壓力加諸醫療體系,但醫療服務超量並非院所願意,而是人口老化導致醫療使用量增加的必然結果,總額成長幅度趕不上醫療服務利用量提升,癌藥、特殊醫材推陳出新,民衆就會面臨愈來愈多自費情況。

韓國日前爆發醫護不堪待遇低廉,集體出走事件。吳明賢表示,臺灣也逐漸出現類似狀況,今年兒科、外科都傳出醫師不足;醫界對於1點1元的期待,反映的是總額不足的問題,點值保障勢在必行,應該趁朝野有共識的時候儘快改變,否則臺灣醫療制度岌岌可危。

吳明賢表示,臺灣不會像韓國一樣立刻發生集體罷工,但許多年輕醫師已對執業環境多有怨言,「用腳投票」流向醫美等科別,多年累積的人才因制度設計不良流失,生態扭曲導致正派經營的醫院難以生存,「是動搖國本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