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鹿草中寮城隍廟百年榕樹 首辦「老樹巡禮」說故事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舉辦老樹導覽活動,帶領民衆認識老樹歷史文化。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列管82棵珍貴老樹,鹿草鄉就佔11棵,是平原區中數量最多的,鄉內的老樹都是榕樹,樹齡最大的已經有340年以上。縣府農業處號召培訓老樹志工,今在鹿草鄉中寮安溪城隍廟舉辦「時光樹語:老樹的故事與守護」活動,帶領民衆老樹巡禮、介紹故事。

林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蔡景株說,臺灣老樹種類最多的是榕樹、茄苳、樟樹,隨着荷蘭、日本及國民政府來臺,陸續帶來許多樹種。老樹需具備樹齡100年以上,胸高直徑1.5公尺以上,樹冠面積長乘寬400平方公尺,或具歷史意義、地方代表性等其中一項,才能被列爲珍貴老樹。

蔡緊株也說,全臺老樹通病就是「生病」,包括褐根病、木材腐朽等,是熱帶氣候必須面臨的問題,也希望新種的樹不要再設花臺,可做柵欄鏤空、保留座椅功能,但不要整個用水泥封起來,讓樹木更健康,也能夠串連人、樹、文化及歷史。

縣長翁章樑說,老樹通常都位於廟宇、聚落,與當地居民的信仰、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有改善氣候、人際交往功能,但爲了建設、蓋房,很多老樹都被砍掉了,道路拓寬也因爲沒有錢,得把原本的路樹砍掉,若多徵收一點土地,就可以把樹留下來。

鹿草鄉中寮安溪城隍廟旁老榕樹,位於廟口正前方,有將近200年曆史,主段粗壯,在約1公尺處分叉成2個枝幹,樹皮外觀己出現枯老現象且枝葉稀疏。廟旁2株老榕樹枝幹茂密、樹冠相連,與一旁城隍廟有同樣悠久的歷史故事,擔起鐵架固定多年,是當地村民活動、乘涼的據點。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舉辦老樹導覽活動,鹿草鄉長嚴珮瑜到場參加,與民衆一起認識老樹歷史文化。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舉辦老樹導覽活動,帶領民衆認識老樹歷史文化。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政府農業處舉辦老樹導覽活動,縣長翁章樑到場參加,與民衆一起認識老樹歷史文化。記者黃於凡/攝影

林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蔡景株介紹老樹歷史。記者黃於凡/攝影

林業試驗所嘉義分所副研究員蔡景株介紹老樹歷史。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