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敗 敲響大清帝國喪鐘

中日甲午戰爭是兩岸剜心之痛,7月24日,「勿忘甲午」檔案圖片展在瀋陽開展。(新華社)

威海衛軍港兵備要圖。(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提供)

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提供)

喻蓉蓉。(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提供)

清光緒21年正月23日(西元1895年2月17日)上午8點30分,日本聯合艦隊以鬆島號爲首,本隊、第一、第三、第四游擊隊各艦,依序自威海北口駛進港灣。聯合艦隊司令官伊東祐亨於10點30分舉行受降儀式。被俘的清軍陸海軍官兵5000餘人被日軍押管,在日本國歌「君之代」聲中,北洋海軍被俘的11艘清軍艦船除康濟艦艦尾仍懸掛黃龍旗,以負責載運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定遠艦管帶劉步蟾等殉國者之靈柩駛往煙臺之外,其餘的鎮遠、濟遠、平遠、廣丙、鎮東、鎮西、鎮南、鎮北、鎮中、鎮邊10艦皆被迫換上日本國旗,隨即被編入日本聯合艦隊。大清帝國耗費巨資所經營的北洋海軍至此全軍覆沒。

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北洋海軍曾經擁有的輝煌都到哪兒去了?清光緒12年(西元1886年)李鴻章曾親率北洋水師鐵甲鉅艦定遠號、鎮遠號訪問日本長崎,此兩艦是當時世界上第一等的鐵甲艦,尤其以定遠號引起日本各界極大關注。「一定要打敗定遠」成爲日本海軍官兵經常掛在嘴上的話語,甚至日本小學生的遊戲內容亦是日本艦隊打敗大清的定遠艦與鎮遠艦。曾經深受亞洲及全世界刮目相看的海軍艦隊,裝備曾一度精良,將士多數英勇善戰,北洋海軍前10位高級將領中有8位以身殉國,在黃海大戰中英勇就義者有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及其愛犬、經遠艦管帶林永升、超勇艦管帶黃建勳、揚威艦管帶林履中,而在劉公島之戰中殉國者則有北洋海軍提督丁汝昌、右翼總兵劉步蟾、左翼總兵林泰曾、兼署鎮遠艦管帶楊用霖。

國防戰略觀念落伍

耗盡心思卻遭致如此悲壯的結局,究竟是爲了什麼?首先即是李鴻章與大清帝國並未徹底體認日本以全國之力爲了發動侵華戰爭所做一切準備,抱持不切實際國際調停希望以解決中日之間的問題。豐島海戰,800多名清軍官兵殉難,李鴻章首先想到的是高升號是懸掛英國國旗之英國商船,日本艦隊無故擊毀,英國人絕不答應,應抓住機會爭取英國與中國站在同一立場,共同對付日本。但英國想在亞洲攫取更多利益,卻得到日本許諾,若中日爆發戰爭,日本將不會侵犯英國在華利益。

其次,李鴻章對於近代國防戰略觀念仍然停於以陸地爲主,海洋爲輔,缺乏通過艦隊決戰方式以爭奪控制海權之思想,國防觀念方面未趕上日本之先進。至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日本於1889年7月至1891年3月,號稱「三景艦」的巖島號、鬆島號、橋立號三艘鉅艦相繼建成下水,三艦排水量均爲4278噸,各配一門320毫米口徑巨炮,專門用以對付北洋海軍定遠、鎮遠兩艦305毫米巨炮,航速亦高於定遠、鎮遠兩艦。「三景艦」的建造,使日本海軍擁有對付大清鐵甲艦的能力。1892年12月日本在英國定製的吉野號竣工,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巡洋艦,排水量4267噸,火炮數量34門,爲中日雙方單艦之中最多者,尤以強勁動力與快捷航速爲其他軍艦無法比擬,定遠、鎮遠兩艦6000馬力,吉野號則爲15968馬力。

武器設備無法更新

第三,北洋海軍於1888年成立之初,擁有2000噸以上戰艦7艘,日本有5艘,北洋海軍總噸位達27000餘噸,是日本海軍兩倍,實力遠超過日本海軍。但北洋海軍成軍後卻停滯不前,一是李鴻章與清政府誤以爲成軍後之北洋海軍能夠遏制日本的野心,二是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修建頤和園,約1300萬兩白銀,相當於當時兩支北洋艦隊主力的投入。甲午戰爭中,撥給前線經費300萬兩而已。自北洋海軍成軍之後至中日甲午戰爭之6年之中,未再增添一艘新艦,甚至連急需更換的武器與設備都無法更新,大清北洋海軍已完全失去本來之優勢。所謂「四海困窮,天祿永終」,中日甲午之戰後,大清帝國的喪鐘已然響起!

1895年6月2日,大清全權代表李經方與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於停泊於基隆海面的日艦「橫濱號」完成臺灣交接手續,根據《馬關條約》的規定,將臺灣及其附屬島嶼與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掀起臺灣同胞奮起抗日保臺的歷史篇章,可歌可泣,雖然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民族大節盡在其中,永載史冊,終有日後八年抗戰勝利,從日人手中光復臺灣,北洋海軍英靈,魂兮歸來!(作者爲世新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