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下資本有多驚人?22年方丈釋永信花4.5億買地,名下18家企業

前言

提起寺廟與僧人,人們的第一印象肯定都是樸素清淨,可現在好像有些變味了。

釋永信,嵩山少林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第十屆理事會副會長,可自從他接過這些擔子後就一直在被人質疑。

他聲稱自己月薪只有700元,可卻用着最新款的蘋果手機穿着16萬的袈裟,在2022年還有人曝出他名下有18家公司,甚至還斥資4.5個億去買土地!

袈裟下資本有多驚人?釋永信又是如何做到的這一切的?

出家掌管少林

釋永信原名劉應成,安徽人,1981年出家,那年他只有16歲

一座破舊的寺廟,裡面只有十來個僧人,其中有九個是上了年紀的,以二十八畝地爲生,這就是當時的少林寺,這也是釋永信對於少林寺最初的印象。

劉應成曾受過方丈行正禪師的教導,並授其法名永信,“永信”是“永信佛法”的意思。

他在少林寺求學七年,精通少林寺諸般武藝,精通經書,是一位傑出的僧人,早期跟隨師父,修佛習武,同時也參加了寺廟的各項事務。

釋永信的悟性很高,而這一點行正法師也很是意外,釋永信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就將經文武術融會貫通。

“修行不應困於一隅,去外面看看吧。”行正法師找到機會,將釋永信送到了外界去修行。

在修行的道路上,釋永信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走過了江西,北京等地。

等到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在國內上映,它的熱播一下子引爆了國人對於少林功夫以及少林的喜愛,極大地提升了少林寺的名氣與影響力。

於是,聞訊而來的遊人越來越多,行正法師時正值年事已高,身體虛弱,只好將寺院交給了釋永信打理。

釋永信被任命爲少林寺的副主持,開始全面負責少林寺的各項管理工作。

當時,儘管少林寺因影片《少林寺》而名聲大噪,但其內部狀況卻並不樂觀。

寺廟中的和尚大多以粗糧爲食,寺院內的建築陳舊,大量的典籍由於缺乏資金而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再加上僧侶人員的不斷減少,少林寺正處於危機中。

復興少林

釋永信望着古舊的碗碟椅子,心中感慨,少林寺的輝煌已然成爲歷史。

光是吃飯的費用就已經很高了,更別說修復寺廟的費用了,更何況,在少林之中,還有着許多珍貴的典籍。

他暗自下定決心,要把少林寺的禪武醫術傳承下去,使這傳承了幾千年的少林寺煥發出新的活力,重現昔日的榮光。

一九八七年,老住持釋行正去世,他將一切交給了釋永信,釋永信那年才27歲,正式接過了少林寺的重擔。

1986年到1994年,釋永信以主持之名,率領少林寺僧人,對少林寺的武學經典進行發掘、整理和保存。

那些大部頭的書籍,都要靠人力去整理,費時費力,卻也能將它們梳理清楚,在浩瀚的古籍之中,只有寥寥數人,卻顯得那麼高大。

一九九六年五月,釋永信創辦了《禪露》,希望能讓更多人瞭解少林,推廣少林。

他開啓少林寺與世界的交往,組織少林寺僧人團隊巡迴演出,爲少林寺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他還支持武僧團擴大到國外,並資助美國和英國設立少林寺分校,開設佛教課程和武術課程,使更多人能感受到中國特有的文化韻味。

正是因爲如此,在他的不懈努力之下,少林寺的國際知名度越來越高,已經成爲了中國對外傳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少林寺的名氣也越來越大,給少林寺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少林寺名聲越來越響,越來越多的人來到少林寺,少林寺的收入和人氣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釋永信此舉,可能是爲了弘揚佛教,也是爲了招攬信徒,但就結果而言,少林確實重現了當年的光輝。

尤其是武僧隊伍的表演,更是讓無數武者爲之震撼,讓他們對少林寺這個"武學之源"有了更深的瞭解,進而推動了佛教文化在全球的推廣。

另外,比起單純的說教,這些娛樂式的武學表演,在傳承傳統文化方面要親切得多,對"潤物無聲"的教育也是大有裨益的。

釋永信能夠想到這點,並且將其付諸實施,確實是很有遠見。

公司還是佛堂

一九九七年,經過釋永信的大力支持,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成立,標誌着少林寺的商業運作走上了正規。

少林寺以武術爲主業,而釋永信自己也不會就此罷休,相比少林武術,少林寺的象徵意義要大得多。

自2001年起,釋永信領導少林寺進入了俗世,並於2002年創辦了少林書店,並推出了一套以“禪宗”爲核心的少林寺叢書。

2006年,少林食品發展有限公司與少林藥局相繼建立,少林寺開始涉足餐飲藥品行業,並於2009年建立少林香坊股份有限公司,並開發出一系列的檀香製品。

經過這一套運作,去少林寺遊玩的人數直線上升,釋永信不再爲寺廟的日常開支發愁,而且少林寺還開辦了公司,涉及到了房地產行業。

此舉不但推廣了少林功夫,更爲少林寺贏得了聲譽。

之後,釋永信陸續在國內登記了很多公司,包括餐飲,服裝,醫藥,金融,等等。

如今,釋永信擁有18家公司,經營範圍遍佈國內和國外。

在他的努力下,少林寺已經形成了四大支柱,分別是:旅遊,文創,餐飲,保健。

少林寺的文化產品種類很多,從文房四寶再到服裝,一應俱全,利用網紅效應,進行全國性的連鎖。

在2021年,嵩山少林寺的門票直接超過了一億,再加上其它行業的收益,可以說少林寺的生意範圍無比之大。

不過,這也引發了不少非議和爭議,畢竟,少林寺是一座充滿敬重與佛教文化的寺院,而並非一家商業公司。

2001年,網絡在中國開始流行,釋永信很快就意識到網絡的重要性,很快就把少林寺“搬”上了網絡,並於當年成立了少林寺網站,爲少林寺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環境。

巧的是,在2018年的時候,釋永信帶領一羣少林傳人進入了短視頻領域,爲了推廣少林寺,他們都展現出了自己的實力。

到了今天,少林寺在多數人心中早已轉化爲了一個商標,一個代表着少林文化的商標。

爭議不斷

在2013年,少林寺還與嵩山發生過一場訴訟,原因就是嵩山景區拖欠了門票錢,而原本少林寺纔是“受害者”,卻被人詬病最多。

很多人認爲,像少林寺這種與世無爭的所在,居然會因爲金錢而大打出手,簡直就是對少林寺的侮辱。

2015年的時候,網絡上傳出少林寺將會在澳洲建造酒店和高爾夫球場,不出意外迎來的又是網友們的一陣臭罵。

不過釋永信卻給出了迴應,他表示要在海外設立分寺,這些建築不過是爲前來燒香的人提供便利而已。

不過,網上的人似乎並不相信這樣的說法,他們覺得,寺院不能跟這些資本扯上如此大的關係。

網友們都在指責釋永信“追名逐利”,還有人說他是拿少林寺當“斂財機器”。

2022年4月6號,一則新聞在網絡上炸開了鍋。

嵩山少林寺以河南鐵嵩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爲名,競標拿下了鄭州市鄭政東出[2022]2號(網)地塊使用權,合計這次的競標共花費了4.52億元。

有關注這件事情的網友,通過網絡搜索,發現了這個企業的真正主人,竟然是嵩山少林寺的方丈釋永信。

鄭州土地拍賣一事,讓人們對釋永信居心叵測的猜測更加強烈。

不過,在這件事情鬧大之後,釋永信卻是無奈的站出來,說這塊地是用來建設文化場館和公益機構的。

怎麼看?

少林寺能夠發展到今天這一步,與這位方丈的貢獻是分不開的,不過,也有不少人開始懷疑,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隨着時間的推移,有些事物是會被拋棄,所以必須要有所變化,才能與時俱進,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也要有個限度。

如何看待現代化的發展,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過度現代化,到底是爲了更好的傳承,還是爲了賺錢?沒人知道。

世俗化不可怕,怕的是能不能謹守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