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界「愛馬仕」,貴不動了?

來源:36氪

國產平替,摸着戴森過河。

文|章魚

編輯|閆如意

來源|鳳凰WEEKLY(ID:phoenixweekly)

封面來源|視覺中國

2024年已經接近尾聲,回顧過去一年,不難發現:

除了黃金,什麼價格都稱不上堅挺。

連一向以高端著稱的戴森,都開始放下身段。

今年的雙十一,原價4000多的新款戴森吹風機成交價不足2000。

幾乎腰斬的價格,讓原價購入的網友直呼被戴森“背刺”。

大促結束後,戴森立即恢復原價。

可即便如此,在淘寶的吹風機熱銷榜中,戴森的排名也還是差點兒跌出前十。

據中怡康數據,2024年上半年,戴森在中國高端吹風機市場的線上市場份額降至7%,在高速吹風機的銷量榜單中跌出前六。

不是3000多的戴森吹風機買不起,而是200塊的國產平替更具性價比。

戴森這個昔日的“中產收割機”,似乎正在輸給它的“國產平替”。

國產平替,摸着戴森過河

上週末,同事張姐在理髮店第N次體驗過戴森吹風機後,再次冒出了想買的念頭。

誰知理髮師知道後,立馬勸她別花“冤枉錢”,並推薦了某國產吹風機。

聲稱不僅價格只要1/6,而且各項參數都比戴森更好。

很早以前,就有大批科技博主把戴森和國產吹風機放在一起測評。

同樣的配置下,部分國產的價格只有戴森的1/10。

一些國產平替吹風機在重量與噪音方面的表現,甚至優於戴森。

在自媒體博主@毛毛小可愛 總結了某款國產吹風機和戴森的參數對比。

價格不足戴森1/4的國產平替,重量幾乎只有戴森的一半,負離子濃度和恆溫護髮的參數也遠遠高於戴森。

國產吹風機甚至可以摺疊,便於攜帶。

當然,部分國產品牌數據虛標的爭議層出不窮。

但顯然,消費者已經不願意爲虛實之間並不顯著的邊際效用,多花3000塊錢了。

9年前,戴森憑藉其11萬轉/分鐘的高速馬達技術,讓吹風機價格上限躍升至3000元。

戴森也一舉把吹風機從小家電做成時尚消費單品。

但直到2023年,戴森吹風機才第一次升級。

這次功能升級最大的亮點是,能夠根據與頭皮的距離自動調溫,確保頭皮始終處在一個恆定的溫度環境中。

而這樣的恆溫功能,國產平替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做到了。

試圖彎道超車的國產平替們,甚至還在吹風機上加精油護髮,售價則低至299。

連戴森的王牌產品吸塵器,也在被國產平替圍追堵截。

目前,戴森在電商網站在售的基礎款無線手持家用吸塵器,標價爲2299元人民幣。

這曾是一款幾乎無差評的吸塵器,互聯網上多數買過的人都說它只有貴一個毛病。說完還不忘補上一句:

“貴不是它的毛病,是我的毛病。”

但如今,昔日完美的戴森吸塵器被發現了軟肋。大開大合的集塵倉,成爲鼻炎患者的噩夢。

清洗集塵倉,也成了強迫症和潔癖的一生之敵。

而國產吸塵器們,也開始和戴森貼身熱戰。

當中產把預算拉到2200,能在國產吸塵器中發現一批擁有智能基站集塵倉的吸塵器。

這些吸塵器不僅擁有戴森吸塵器的全部功能,而且可以自動集塵倒垃圾。

2024年上半年,掃地機器人市場增長強勁,市場規模達到 69 億元,同比增長 9.3%。

在清潔電器線上市場中,戴森的市場份額只有7%,位居行業第5位。

前四位都是國產品牌。

戴森,正在失去曾經的龍頭地位,被國產千元吸塵器擠下神壇。

2023年,戴森的市場份額從巔峰時期的30%下降到12%,2024年上半年,戴森的線上市場份額進一步降至7%。

戴森兩個字,不再是中產們的無腦購入理由。

戴森,進入了“中年危機”。

中產標配,走下神壇?

1983年,詹姆斯·戴森在英國自家車庫裡,發明了第一臺戴森吸塵器原型機G-Force,並於1991年成立了戴森公司。

此後很多年,戴森公司的產品都只有各種各樣的吸塵器。

直到2006年,推出了公司的第二款產品,戴森幹手機。

之後的18年間,戴森陸續推出了無葉風扇、掃地機器人、吹風機、捲髮棒、空氣淨化器,甚至還有檯燈和空氣淨化耳機之類的產品。

這些產品褒貶不一,有成功有失敗。

但無一例外,都售價高昂。

面世8年少有差評的吹風機,憑一己之力把吹風機價格上限拉到了3000元的水平。

如今已經停產的戴森掃地機器人,被吐槽“版本落後幾年,價格遙遙領先”,現在官方店的售價是9999元。

據公開消息統計,2021-2023年,戴森陸續投入約20億英鎊,擁有一支由6,500名頂尖工程人才組成的研發團隊,每週投入研發資金超過900萬英鎊。

但時至今日,戴森的王牌產品依舊是吸塵器和吹風機,頂多再加上個無葉風扇。

近幾年,戴森研發出來的新品,幾乎都毫無水花。

2023年發售的第一款洗地機,官方售價4999,續航時長35分鐘,在用戶的反饋裡,拖地頭像灑水機,拖過之處水漬明顯,部分機器的集塵盒蓋子都蓋不上。

售價4500元的Lightcycle™檯燈,宣傳自己集成了多項智能照明技術,能夠根據環境和時間自動調節色溫和亮度,使用壽命長達60年。

但卻被消費者吐槽是一種昂貴的工業設計美學產品,實際使用中槽點滿滿。

說是有60年使用壽命,但多位網友有短期內維修的經歷。

不止一位使用者發帖稱,當他們來到燈旁時,燈光會變暗,人離開時,燈卻變亮。

這和宣傳中的效果恰恰相反。

售價3899的頭戴式耳機OnTrac,也收穫了全網吐槽。

雖然外觀看着高級,但機身卻常被消費者吐槽塑料感滿滿,音質跟價位也並不匹配。

畢竟在4000元的區間內,可以選擇的高端耳機,實在太多了。

除此之外,戴森還在造車、AI領域投入鉅額資產,標價都在對標行業龍頭。

2017年,戴森公司宣佈啓動電動汽車項目,計劃售價高達2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52萬元。

比豪車代表保時捷的911Carrera的裸車報價還高6萬。

但由於“未能找到盈利模式”,這一項目最終在2019年10月宣告終止。

光靠品牌溢價,戴森已經不能說服消費者買單。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

戴森燃燒掉的高昂研發費用,最終都要從消費者頭上賺回來。

性價比時代,性價比就是一切

雖說雙十一變相降價,但戴森依然不在平價賽道。

打開戴森的官方旗艦店,最基礎款的手持除蟎儀標價也在1999元以上。

最便宜的吹風機要2599元,即便有政府補貼,全款拿下也需要2210元。

百元價位的戴森產品,更加不具性價比。

一個簡簡單單的吹風機陳列架,售價高達300元。

空氣淨化風扇的過濾網,標價也高達450元。

對一向願意尊重原創的中產而言,擁有戴森就跟買奔馳一樣:車貴,配件也貴。

買得起,但修不起。

不止一位消費者曾發帖抱怨戴森的維修費用之高。

有網友的吹風機寄回檢修,被告知維修費用需要610元。

也有網友的吸塵器主機發生故障,過保以後,找官方維修需要花1200元,夠買半個新款戴森吸塵器。

或者再加98元,買一臺全新的國產平替吸塵器。

千元輕奢家電的養護和維修成本,很容易超過它本身的標價。

十年前,戴森在天貓和京東分別開設官方旗艦店,並在中國50個城市拓展超過200家門店。

戴森在中國市場的業務規模在2014、2015連續兩年擴大了3倍以上。

那時的新中產們,願意爲無葉片創新設計買單。

那時的新中產們,也不介意爲家電界的科技新貴付維修賬單。

畢竟就在十年前,中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6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0萬億美元,成爲全球第二個經濟總量超過10萬億美元的國家或地區。

那一年,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了12.0%。

對十年前的中產來說,戴森不僅是一個吹風機,更是表達自我認同,展示社會地位和品味的最佳載體。

所以他們願意花千元買一臺吹風機,擺在衛生間不算醒目的位置。

這讓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更有底氣公然宣稱:

“我的字典裡,沒有性價比。”

但十年過去,國內市場儼然迎來性價比爲王的時代。

中產對價格的敏感度逐年提升。他們依然買得起戴森,但也更願意爲性價比買單。

中產們的選擇不再侷限於戴森一個。

戴森,也不再是中產唯一的“身份標籤”。

當家電的核心痛點能被性價比更高的國產品牌解決,爲戴森品牌溢價買單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紐約時報》曾評價:戴森是家電界的蘋果。

如今,戴森的困境和蘋果的困境一定程度是相似的。

性價比爲王的時代,歐美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失去絕對話語權。

作爲行業創新的先驅,戴森依然能夠收穫消費者的尊重。卻也攔不住爲戴森買單的人,越來越少了。

詹姆斯·戴森的字典裡也許依然沒有性價比三個字,可對中產來說:

在2024年,性價比勝過一切。

本文轉載自【鳳凰WEEKLY】

〖免責申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其圖片及內容版權僅歸原所有者所有。如對該內容主張權益請來函或郵件告之,本賬號將迅速採取措施,否則與之相關的糾紛本賬號不承擔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