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慶祝孩子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評論酸了,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

考上名校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統招高考、奧賽保送、強基計劃、藝術類招生、體育特長生和少年班大學生等。

在各類考名校的途徑中,少年班大學生無疑是比較特別的一種途徑,像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東南大學招收的少年班大學生,大部分人還只是初三應屆班的學生,年齡才15歲左右。

跳過中考和高考直接讀大學,這樣的孩子就是大家口中的天才少年,一般都是文理兼備型的選手,而且數學、物理或化學方面還有較高的天賦。

雖然走少年班招生途徑的學生沒有高考那麼多,但想要被錄取絕非易事,像西安交大2024年的少年班招生,全國各地有7000多名初三、高一、高二的學生參與,經過初試和複試的篩選,最終擬錄取247人,,考錄比大約是28:1,競爭相當激烈。

之所以這麼難,是因爲西安交大對少年班的學生要求非常高,需文理兼備,而且求全面發展,尤其是學業水平、心理素質、智力潛能、身體素質、人文素養、科學素養等都是考覈的內容,各個方面都優秀的考生,纔有機會被錄取。

因此,孩子能夠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會讓很多家長感到欣慰,高興之餘,也會將自己的喜悅分享到網絡上。一名浙江的家長,兒子被西安交大少年班錄取之後,就在網絡上發文慶祝:恭喜兒子考上西安交大,本碩連讀8年,是我們家族的驕傲。

坦率地說,這位家長在兒子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情況下,認爲是家族的驕傲,分享自己的好心情完全可以理解。

原因很簡單,西安交大是211、985高校,在C9高校中也有一席之地,考上了這樣的名校,意味着擁有光明的前程和未來,作爲家長,覺得自己的付出獲得了回報,內心感到欣慰。

其次,孩子能夠考上西安交大這樣的重點大學,說明孩子的天賦和學習能力都很強,是大家口中的別人家孩子,作爲家長,喜悅是人之常情。

再次,考上了西安交大少年班,就是“一考免三考”,中考、高考和考研都不用參加了,原本需要10年的時間縮短爲8年,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也不用跟其他學生一起卷高考,家長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家長認爲孩子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是喜事,是自己家族的驕傲,卻沒有得到一些網友的認同。

比如,有的人說,西安交大少年班有點雞肋,中科大少年班的鄙視鏈;另一位網友則稱,西安交通大學名氣一般般啦。隔着屏幕,我們都能感受到,這些網友的話酸溜溜的。

見有人因爲嫉妒面目全非,有些仗義的網友就忍不住回懟:請問閣下什麼大學畢業,沒有孩子在中科大少年班讀書嘛。還有網友則質問,你讀的是清華還是北大?

說實話,看到網友的回懟,真的很解氣。這位家長的孩子很優秀,確實是值得開心和驕傲的事情,但個別網友不是祝福,要麼說學校普通,要麼說少年班如何,讓人難以理解,不禁讓人想問:承認別人優秀很難嗎?

但凡對西安交大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有一定的瞭解,或許都不會說出這麼酸的話,如果瞭解西安交大少年班的筆試、複試內容,以及錄取方法,也不至於說這樣的大話。

其實,這類說話刻薄的網友,哪怕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考不上,可能也不願意承認別人優秀,說到底,是缺乏度量,也不夠大氣。

好在並不是所有人都這麼小家子氣,在評論區,有的網友顯得很有善意,C9高校都是國內頂尖的一流高校,恭喜恭喜,少年強則國強。

還有的網友則稱,又是別人家的孩子,能進這個少年班,確實是高智商,恭喜恭喜。

同樣一件事,有的人持有偏見,有的網友卻祝福滿滿,共同感受家長的快樂和喜悅,不得不說,差距不是一般大。

我知道,有不少人覺得少年班屬於揠苗助長,最後的成材率不高,耽誤了好苗子,但其實這是個例,並不能代表所有少年班的大學生都是如此,而且通過少年班成材的人大有人。

如今的高校少年班,招的並不是偏才和怪才,同樣很注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甚至希望學生文理兼備。

少年班的目的是不拘一格選拔智力超常、德智體綜合素質優秀的少年,實施創新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能在未來躋身於世界一流科學研究和創新發明的卓越人才。

我覺得,不同資質和天賦的學生,選擇不同的培養方式,因材施教,是可取的,少年班大學生髮展至今,培養了一大批的人才,其作用顯而易見,我們真的不能爲了噴而噴,客觀一點、包容一點,或許就能更加理解和支持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