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逾40小時!動物之家犬貓大增 議員質疑淪爲「血汗之家」

王鴻薇北市動物之家人力不足,質疑淪爲血汗之家。圖爲中和收容所。(示意圖記者歐昶廷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已於2月6日正式上路,各收容所犬貓大增,卻沒有足夠人力。臺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光臺北市的動物之家所收容的犬貓,就已經快突破600只,卻只有10人負責,遠低於規定,更有獸醫每個月爲此加班超過40小時,質疑動物之家已淪爲「血汗之家」。

王鴻薇表示,依《動物收容處所設置組織準則》,每收容40只動物就需配置至少1位工作人員,而目前臺北市的動物之家共收容597只犬貓計算,應有14名工作人員照顧、管理,但人力短缺,現今動物之家僅有10人負責,除了動保人員疲於奔命外,更造成收容品質下降。

王鴻薇進一步舉例,動物之家的獸醫常需超時工作,其中有位陳姓組長近3個月來,每月都加班40小時以上,甚至有新進公務人員未滿1年就選擇離職,顯見工作壓力之大,動物之家已淪爲血汗之家。

王鴻薇說明,僅管動保處研擬將動物之家的醫療、絕育、預防注射業務外包民間業者,但自去年2月起,該標案就流標高達13次,今年3月雖有業者得標,卻未派獸醫師前往動物之家,還僞造打卡紀錄,因此在今年6月21日解約,讓王鴻薇質疑,市府動保處已飢不擇食。

對此,動保處長嚴一峰迴應,今年10月底將有2名高考分發的公務員補進動物之家職缺,另外動保處同仁願意主動支援,而對於委外招標案,目前已上網公告,將把條件放寬,有廠商也表達投標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