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性變差恐失智前兆 別怕可逆轉!4習慣訓練大腦

看到熟悉的事物,卻想不起來名稱或人名,可能是海馬迴萎縮,開始步入失智階段。( 示意圖/ Shutterstock )

聽到熟悉的歌,卻怎樣都想不起是誰唱的?明明是老朋友了,還常把對方名字叫錯?這可能顯示你的海馬迴萎縮了,但別怕,海馬迴是可以長回去的,看看具體怎麼做?

海馬迴的形狀像海馬,長在我們腦部兩側,只有拇指一般大,卻是決定記憶力跟腦力的關鍵部位。「海馬迴大小不同,腦力就會差很多!」美國神經學家佛杜希博士(MajidFotuhi)指出,海馬迴體積越小,能記的東西越少、也越可能失智。「50歲後,海馬迴每年會萎縮約0.5%,有些人萎縮得特別嚴重,就會誘發阿茲海默症。」

●訓練海馬迴、扭轉失智 你也辦得到

包括常見的阿茲海默症,大多數失智都屬「退化性失智症」,起因於β-類澱粉蛋白、濤蛋白沉積,形成「斑塊」使腦細胞萎縮;患者的神經細胞、神經突觸數量也比一般人少。

但年長失智不是必然,藉由鍛鍊大腦、維持海馬迴體積,就能有效避免。「透過腦力訓練,扭轉老化引發的海馬迴萎縮,絕對是可能的。」杜佛希說,他希望讓更多人明白,透過訓練,海馬迴可以增大,強化記憶能力。

佛杜希成立「神經擴展大腦中心」,提供冥想訓練、腦力遊戲、睡眠諮商、飲食諮商、運動訓練等「健腦計劃」。在他的治療下,高達82%患者的認知功能、海馬迴體積都增加。

●培養4習慣 擊退失智症

爲預防阿茲海默症,有效訓練海馬迴、避免萎縮很重要,佛杜希建議日常培養4個習慣:

1. 每週運動至少3小時

爲什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研究發現,持續運動3個月,就能有效增大海馬迴、提高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水平。《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發現,把每週健走時間增長30分鐘,一年後海馬迴體積增加2%,等同讓大腦年輕2~4歲。

怎麼做:佛杜希博士說,不必劇烈運動,只要每天健走1.6公里,失智風險就下降48%。他建議,運動時,至少要有20分鐘心跳比平常快,就能達到功效。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神經學家施默爾(Gary Small)則建議做「交叉訓練」,也就是以不同的運動交替練習,保持訓練的多樣性,因爲大腦喜歡有變化的事情。

2. 每天冥想至少10分鐘

爲什麼:海馬迴有個致命殺手:皮質醇,皮質醇是種壓力荷爾蒙,會讓血壓上升,影響海馬迴回想、理解資訊的功能,人在壓力大、緊張時分泌特別旺盛。透過冥想,可以有效抑制皮質醇,幫身心減壓。

怎麼做:使用佛杜希的「555訓練法」輕鬆進入冥想狀態,儘量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每天至少做2次;如果你常常處於高壓狀態,建議做4~5次。

‧ 先坐端正,閉上眼睛

‧ 深呼吸、默數到5

‧ 慢慢吐氣、默數到5

‧ 持續上述步驟5分鐘

3. 每天攝取Omega3脂肪酸

爲什麼:美國《神經學》月刊的研究發現,DHA、EPA的等級越高,海馬迴就越大,這2種營養素都屬於Omega3脂肪酸。

怎麼做:多吃深海魚油,每天攝取1,500毫克的DHA和EPA。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沙丁魚、鯷魚、烏魚這些深海魚中,DHA和EPA含量特別豐富。

4. 每天強迫自己記下某些事

爲什麼:多多使用海馬迴,能夠避免萎縮。不少研究都發現,大考後的學生,海馬迴體積明顯增加;身體性的記憶訓練(比如練習雜耍)也有助於增大海馬迴。

怎麼做:日常生活中的瑣事(比如購物清單、約會日程),如果可以,儘量訓練自己不靠寫、而是靠大腦記住。

文章來源: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