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餵食野鴿造成擾鄰 動保處特辦7場活動加強民眾教育

臺北市近年因民衆任意餵食野鴿導致族羣數量劇增,已影響都市環境,及造成民衆對健康安全有疑慮,動保處呼籲市民請勿餵食野鴿,才能讓野鴿數量回歸自然平衡。

民衆常在臺北市公園、廣場及都市角落,見到許多野生鳥類的蹤影。近年因爲民衆任意餵食,造成野鴿族羣數量劇增,除了影響生態外,也影響都市環境及民衆健康。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表示,臺灣爲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的島嶼,島上有32種特有種的鳥類,也因爲地理位置,處於候鳥的遷徙地帶,擁有相當豐富的生態資源,建立民衆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正確態度尤爲重要。

北市動保處近年針對民衆餵食野鴿,吸引野鴿羣聚集繁殖及大樓築巢棲息等現象,持續推動「不餵食、不停棲、不接觸」教育宣導,透過每年進入區裡辦理相關講座,今年除辦理4場次鄰里宣導外,更在大型公園增辦3場次親子講座,增加受衆層面,希望能提升公衆意識,減少野鴿族羣數過量引發的環境衛生問題。

民衆除不餵食外,也可採用防鴿網或防鴿刺方式予以阻絕野鴿在大樓建物築巢停棲及繁殖。近來網傳有民衆於愛車裝設許多尖銳刺狀物以防止街貓弄髒車漆照,引發民衆對防鴿刺會傷及其他動物之隱憂。動保處表示野鴿棲息高度多位於4層樓以上之結構物,與一般遊蕩動物活動路徑不同,動保處提醒民衆除注意防鴿刺材質及架設位置外,勿作其他用途使用。

動保處呼籲民衆「賞鳥不喂鳥」,只要不喂飼野鴿,野鴿繁殖力可以大大的縮減進而減少環境衛生問題降低民衆困擾,希望透過環境教育,使民衆建立正確的生態知識,讓市民能與野生動物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