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首座參與式設計公園 暖暖區居民共同規畫打造
基隆暖暖區在地民衆盼能將天橋下空間活化,多次透過參與式工作坊活動共同討論。(基隆市暖暖區公所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暖暖區在地民衆盼能將天橋下空間活化,多次透過參與式工作坊活動共同討論。(基隆市暖暖區公所提供/陳彩玲基隆傳真)
基隆市暖暖區碇內里民活動中心後方天橋下有一空地,長年陰暗溼滑,在地民衆盼能將空間活化,多次透過參與式工作坊活動共同討論,計劃打造成小公園,成爲全市第一個經「參與式設計」完成的裡鄰公園,預計明年3月啓用。
暖暖區公所經建課長邱志宏表示,天橋下空地長期作爲停車空間使用,在地居民希望能多加利用,去年2月市議員、里長等人到場會勘後,邀請鄰近住戶共同參與討論,並舉辦參與式設計工作坊說明會,進行意見交流,除了讓民衆瞭解現地狀況外,1月中旬也將場地清空,透過遊戲打開大家對空間想像,更到碇內公園、海光一村等地,感受不同空間的特質與限制。
邱志宏指出,未來天橋下將打造成小型公園,預計10月18日動工,工期爲100個日曆天,明年1月底完工,同年3月啓用。市議員王醒之說,這座公園是全基隆第1個經「參與式設計」完成的裡鄰公園,不但邀集到知名專業團隊義務協助,更邀請在地居民共同舉辦4場參與式設計工作坊、5場工作會議討論,才由建築師完成設計。
王醒之表示,橋下空間雖然不大,但未來將會有全基隆第一個類似碗公溜滑梯的丘坡形斜面滑坡、宛如秘密通道的小山洞、旋轉杯、單槓、無縫地墊等設施設備,爲多雨的基隆又增添一處可以活動的社區空間。
王醒之強調,市長林右昌經常說「參與,是基隆的DNA」,這座小公園在暖暖就是最具體的實踐,不論是民衆或使用者經驗的參與,都可以讓公共建設更貼近生活與人民,是一種由下而上帶來的變革,期待暖暖區的經驗可以慢慢推廣至其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