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生命典藏館工程延宕3度發包 減少工程數增廠商意願

位於南榮公墓的基隆市立納骨塔自1984年落成至今已40年,設備老舊不堪。原址將重建生命典藏館,已3度發包,預計2026年7月可完工,提供近3萬塔位。(張志康攝)

位於南榮公墓的基隆市立納骨塔自1984年落成至今已40年,設備老舊不堪。原址將重建生命典藏館,已3度發包,預計2026年7月可完工,提供近3萬塔位。(張志康攝)

位於南榮公墓的基隆市立納骨塔自1984年落成至今已40年,設備老舊不堪,基隆市政府2019年決定原地改建爲「生命典藏館」,前年完成既有骨罐移放,與原廠商有糾紛再發包,但今年2次都流標,民衆頻對議員抱怨。民政處表示,今年5月30日將第3次招標,已減少骨灰櫃數量及非工程項目,從最有利標改採價格標,若順利發包,預計2026年7月可完工,提供近3萬塔位。

基隆市政府民政處今日上午在於議會進行業務報告,多位議員關切生命典藏館進度。無黨籍議員林旻勳表示,生命典藏館希望趕快標出去,但從最有利標改爲價格標,要注意工程減項後不要影響設計、施工的品質。國民黨議員連恩典表示,生命典藏館工程延宕很多市民關心,希望早日動工,盼有新塔位滿足民衆需求。

民進黨議員吳驊珈指出,目前建設人工和材料一直在漲,生命典藏館不能一直延宕,希望儘快發包,可多和廠商溝通,順利完成招標。而之前被詬病的殯儀館環境雖然已經改善,但民衆有反映冰櫃不足、火化常訂不到,希望有改善措施。

民政處長張淵翔迴應,生命典藏館工程總經費4億7420萬元,爲了促進順利招標,相關工程與骨灰櫃數量均有做減項,來增進廠商投標意願。舊塔拆掉原址重建,原有1萬2千個骨灰罈會先移到他處暫置,完工後再安放回來。

張淵翔表示,前兩次招標採用需要評選的最有利標,今年1月第1次開標有8家領標,但領標後沒有投標,3月第2次招標則沒有足夠家數投標,第3次招標5月9日已上網公告。

張淵翔強調,本次招標有再減骨灰罈數量及非工程等項目,讓廠商願意投標,並已有多家廠商表達意願,預計於5月30日工程開標,並改採價格標,希望這次可以順利標出去。張補充,投標資格需要甲級營造,工程需750工作天,預計2025年7月可完工。

新建的生命典藏館爲地下1樓、地上6樓鋼筋混凝土建築物,新規畫塔位數量,個人骨灰櫃19712個、雙人骨灰櫃540對、個人骨骸櫃4288個、靈位牌5000個,而新招標塔位從36380個減爲295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