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捷小站冷清沒人搭 李茂生:早該料到沒鳥也沒蛋會上車

機場捷運營運至今虧損17億,人潮集中大站小站冷清。(圖/記者林世文攝)

生活中心臺北報導

桃園機場捷運自通車營運至今,搭車人潮多集中在臺北車站林口長庚醫院、桃園機場等大站,其餘沿線小站搭車人潮冷清,截至目前爲止,桃捷公司累計虧損金額約17億餘。臺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臉書直言,爲開發沿途鳥不生蛋地方,增加了許多小站,本來就是應該已經預料到沒有鳥也沒有蛋會上車吧。

桃捷公司營運機場捷運近3個月,累計虧損金額17億餘元,除大站以外,其餘小站人潮寥寥可數,桃園市議員就提議應降價,或拉高外國旅客單程票價。臺大法律系教授李茂生在臉書直言,機捷本來不是就是機捷嗎?爲開發沿途鳥不生蛋的地方,增加了許多小站,本來就是應該已經預料到沒有鳥也沒有蛋會上車吧。

▲李茂生直言,機捷爲開發沿途鳥不生蛋的地方,增加許多小站,本該預料到沒鳥也沒蛋會上車。(圖/記者季相儒攝)

李茂生認爲,想要把機捷當成通勤捷運的時候,早就應該知道沒鳥沒蛋的情形。事到如今,硬要降低票價,提高運載量,應該是緣木求魚,「沒鳥沒蛋,再怎麼便宜,都不會生出鳥和蛋的。」

他更說,現在唯一可以期待的就是,先把人民稅金拱進去(提高洋人車資,僅是爲了節省一點稅金,但是有這麼多洋人可以供你剝削嗎?),讓一些沒辦法天龍國或準天龍國生存的鳥,在鳥不生蛋的地方下蛋。不過,這應該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更何況,現在鳥也逐漸變少了,鳥變少,那麼更有得好等了。

▲機場捷運目標6年達成收支平衡。(圖/記者林世文攝)

對於機捷虧損問題,桃捷公司表示,軌道交通營運之初,必然虧損,這是常態,交通建設目的也是爲增進大衆運輸使用率、並帶動周邊生活品質與經濟發展效益。不過,桃捷將多元開發各種收益、以各種便捷服務提高運量,希望6年達成收支平衡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