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打詐 鄭文燦:還人民生活安全感

華南銀行與工商時報共同主辦的「反詐騙論壇-杜絕詐騙,建構信賴社會」6日舉行,圖左起臺灣大哥大資訊長蔡祈巖、華南銀行常務獨立董事陳一端、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華南金控董事長張雲鵬、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內政部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華南銀行副董事長林知延、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及內政部警政署刑事局警務正廖伊俐出席合影。圖/王德爲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6日在參加由華南銀行與工商時報共同舉辦的「反詐騙論壇-杜絕詐騙,建構信賴社會」論壇時指出,今年上半年打詐金額達33.7億元,希望減少詐騙的同時,還能恢復人民生活的安全感,讓社會是溫暖且有信賴感。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強調,華銀已率先在6月17日與臺北市警察局信義分局合作,舉辦「防詐守門員」打造368鄉鎮金融防謢網防制詐騙宣導活動。也會持續與警方共同合作,打造更堅實的金融防護網。面對新型態詐騙手法不斷推陳出新,華銀已採取各種因應措施,將持續強化相關防制金融詐騙措施,保障民衆的財產,消弭詐騙對社會產生的困擾。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亦指出,詐騙猖獗不單是金錢損失,亦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信賴感,尤其未來五年到八年是過去戰後嬰兒潮的退休高峰,會有約300萬民衆退休,估計退休金約5兆元,恐變成詐騙集團的肥羊。行政院跟各部會全部都在反詐騙,金融業更是所有詐騙的第一線,樂見所有金融機構做好反詐騙宣導,讓所有民衆瞭解到新型態詐騙,讓社會有反詐騙的知識跟常識,讓社會重新恢復信賴感,以維持人與人之間的良好溝通跟平衡。

內政部警政署統計,近年來假投資詐騙案件逐年成長,從2017年1,074件,到2022年多達6,600件、暴增逾5倍。警政署副署長李西河指出,數位時代的犯罪者不用到現場,就能夠隱匿身份、跨境跨域犯罪,全世界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所以政府成立打詐國家隊,從「識詐、堵詐、阻詐、懲詐」四大面向積極打詐,其中識詐是最重要的。

鄭文燦說,詐騙開始出現智慧化、組織化或者跨境狀況,所以政府陸續推出打詐五法,以及打詐綱領1.5等,並持續與民間單位合作因應。去年銀行約阻詐8,000件、金額超過42億元,今年上半年臨櫃阻詐大概有5,050件、金額是33億7,800萬元;針對涉及詐欺的境外金融帳號則啓動預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