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不如人?神十八航天員出艙站不起來,而美國50年前就能獨立行走
本文陳述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中間
文丨太陽當空趙
編輯丨太陽當空趙
前言
11月4日凌晨,我們的神舟十八號飛船,圓滿完成航天任務,安全返航着陸。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航天員在出艙後,依舊是被相關工作人員擡出來了。
對此,很多人會有疑惑,美國50多年前的航天員在着陸後就能獨自走出飛船。
但是,我國的航天員卻始終需要人擡着出來,難道說,我國的航天員真的是技不如人嗎?
探索太空
隨着地球資源日益緊張、環境不斷被惡化、國家發展需要等一系列原因,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到探索太空之中。雖然現在我們居住的地球,暫時出現什麼致命性問題,但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地球環境惡化、資源枯竭等問題越發突出,人類爲了長久地生存考慮,勢必要提前做好準備,找尋出適合人類居住、可給人類提供資源的其他星球。
探索太空是人類實現長久生存的必要之舉,但是我們都知道,太空對於人類來是一個未知領域,所以這也就意味想要進行研究、探索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然而,大家在準備進行太空探索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就是該如何進入太空,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人成功送入太空,這對於很多國家來非常困難的。
載人航天不同於普通的火箭發射,載人航天的難度與危險係數都很大,世界上或許有很多國家都能成功發射火箭、衛星去往太空,但是能夠成功做到載人航天的國家是少之又少。
如今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能夠做到載人航天,這三個國家包括我國在內的美國和俄羅斯,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載人航天行動後的國家之一。
美國早在1969年的時候,就通過阿波羅號飛船將宇航員成功送入月球進行探索,當年美國的三位宇航員,順利的在太空完成了飛行、登月、樣本採集隊一系列活動。
當時美國可謂是風光無限,他們開啓了太空探索的新紀元,所以在世界上引起了非常大的轟動,然而,與美國的風光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的落寞與落後。
當時的我國還處在異常艱難地生存中,美國已經登上了月球,但是我國甚至連進入太空的資格還沒有具備,我國在美國登月成功後的一年,1970年才成功發射出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
雖然當時我國在載人航天技術發展方面落後於美國,但是中國人的骨子裡有着一顆不甘服輸的心,我們並沒有因爲落後就此放棄,而是起身奮力追趕。
1992年,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成立,當時我國爲了更好的研究載人航天發展,也是積極的與國際接軌,但是“自私自利”的美國,擔心我國的發展會超越他們,於是就打壓我國,拒絕我國加入國際空間站。
然而,此時的中國就像是睡醒的巨龍,其發展之勢誰也不能阻擋,就算美國從中作梗,依舊改變不了我國氣勢如虹的發展。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州五號飛船順利進入太空,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夢,雖然我國和美國都成功實現了載人航天,但是兩個國家的宇航員在返航着陸的時候,卻有着明顯的不同。
當初美國的宇航員在太空返回到陸地的時候,直接自己下地走出來了,但是楊利偉從太空回來的時候,卻是躺着被工作人員從艙裡擡出來了。
當時很多人看到楊利偉躺着出來時,以爲是我國剛開始進行太空探索,對這些不太熟悉,大家本以爲隨着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髮展,我們國家的航天員也有一天能像美國的航天員一樣站着走出來。
但是,大量的結果證明,我國的宇航員並沒有做到像美國的宇航員一樣,獨立的走出艙室,而今我國神州十八號的宇航員返航,依舊是被擡着出來的,這樣的舉動再次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
網友熱議
當網友們看到神十八宇航員再次被工作人員擡出來後,不少網友再次表示,難道說真的是我們“技不如人”嗎?有網友表示,爲什麼美國的航天員可以活蹦亂跳的從返回艙走出來?
還有網友表示,我國的航天技術還需要繼續加油,在這些網友的認知中,我國的航天員不能直挺挺的走出來,就認爲是我國的技術不如美國,認爲我們要“虛心”的向美國學習。
但是,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顯然不是,這些網友的想法可以說就是無稽之談,他們只看到了美國宇航員獨立走出來的風光,但是沒想到這背後會付出多麼大的代價。
牛頓通過蘋果落地的現象中發現了地球重力,但是宇航員在太空中基本是沒有重力的,地球有吸引力,但是隨着他們離地球越來越遠,重力作用就會越來越小。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屬於失重狀態,他們都是漂浮在半空中的,宇航員們長期處於失重狀態,身體的各個功能器官會發生一系列不可忽視的變化,宇航員會發生骨質疏鬆、肌肉無力之感。
這時候如果回到地球,強行下地走路就會引發一些利的併發症,甚至直接危害到宇航員的生命健康,而美國的宇航員當初之所以自己走出來,一是因爲他們作爲首個載人航天國家,對於宇航員返航該如何應對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經驗。
二是他們的宇航員在太空中呆的時間很短,沒有我國宇航員在太空呆的時間長,所以在身體狀況方面會比我國宇航員好很多,我國的宇航員在太空一呆就是幾個月,我們知道在失重的太空,呆的時間越久對身體的危害就越大。
躺着擡出來是爲了保護宇航員
很多人會發現,我國宇航員每次在出艙時,除卻被工作人員躺着擡出來外,宇航員真個人會比較浮腫,而這也是因爲失重的原因,在始終狀態下,體內的血液會向上半身流動,集中在上身,尤其是頭部。
而這樣的變化,會使宇航員頭部發脹、眼壓增大,頭疼噁心,除此之外,甚至會影響到宇航員的心血管健康,這些都對宇航員的身體存在着巨大的威脅。
宇航員們突然從太空回到地球,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隨着環境的變化,他們的身體也會出現一系列變化,如果此時盲目的讓宇航員下地走路,會直接危及到生命。
國家培養一個航天員並不容易,所以一切都要從宇航員的健康出發,而在所有出艙方式中,最安全、最可靠的方式就是躺着出來。
美國宇航員當年走着出來,是因爲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經驗,且自那次之後,美國的宇航員在返回地球后,也都是躺着出艙的。
且宇航員們在回到地球后,還需要進行一些列的適應訓練,有些甚至還需要進行心理治療,因爲他們在太空狹小的封閉的空間裡呆的時間太久了,很容易心情壓抑出現辛苦問題。
美國曾有宇航員在太空呆了半年之後,回到地球直接不會走路了,還需要重新進行學習,所以說並不是美國的宇航員有多麼厲害,也不是我們技不如人,我們是爲了保護國家的英雄。
結語
實際上,我國如今在航天事業上的發展,比美國還要好一點,只不過我國不願意拿宇航員的生命健康冒險,畢竟與輿論、質疑、“逞強”比起來,保護宇航員的健康更爲重要,未來也期待有更多宇航員爲祖國增添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