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兩岸緊張致政經震盪可能性上升 仍是臺灣主要信用風險

惠譽:兩岸緊張導致經濟和政治震盪可能性上升,仍是臺灣主要信用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惠譽評級表示,民進黨在臺灣大選中保住總統席位應有利於臺灣保持總體經濟和財政政策的連續性。然而,與中國大陸當局的關係將繼續帶來重大地緣戰略風險,民進黨失去立法院多數席位亦或爲政策的實施帶來挑戰。惠譽稱,兩岸之間複雜、緊張的關係導致經濟和政治震盪的可能性上升,構成臺灣信用狀況的關鍵風險。

惠譽對臺灣大選前夕的評級 (「AA」)展望爲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惠譽認爲臺灣的信用狀況對潛在的選舉結果具韌性。惠譽授予臺灣「AA」的評級反映了臺灣極爲強勁的外部融資狀況、審慎的財政管理政策、較高的治理指標以及具競爭力的經營環境。

然而,惠譽指出,臺灣易於受到可能波及當地科技行業的外部需求衝擊與全球貿易政策驟變的影響,這對其評級構成不利因素。臺灣與中國大陸之間複雜、緊張的關係導致經濟和政治震盪的可能性上升,這構成臺灣信用狀況的關鍵風險,因而惠譽基於其主權評級模型輸出結果進行定性調整,下調一個子級得出臺灣的評級。

惠譽認爲在賴清德當政期間,兩岸重新開啓正式對話的可能性極小,並認爲兩岸的緊張局勢將持續。惠譽說,迄今爲止,中國大陸對大選結果(其中或包括最近諾魯與臺灣斷絕外交關係,轉而同中國復交)尚保持克制態度;然而,不排除中國大陸當局在不久的將來加強對民進黨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

惠譽說,如果中國大陸政府進一步擴大《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關稅減讓產品的中止範圍,將對臺灣向中國大陸的出口貿易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然而,中國大陸亦可從與臺灣的貿易往來中獲益;並且惠譽認爲,其對臺灣2024年2.8%的經濟增長預期也不會受到顯著影響,因其預計全球電子行業週期將溫和上行。《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中涉及到的臺灣出口產品主要包括農業、漁業、紡織、石化和機械產品;2023年前九個月,該等產品僅佔其向中國大陸出口產品總額的16.5%。

曠日持久的緊張局勢可能會加劇臺灣營商環境及中期增長前景面臨的挑戰,加之人口老齡化的不利因素。不過,惠譽的基準預測認爲,儘管近期緊張局勢存在升級可能性,但不會影響臺灣的整體經濟和政治穩定。

值得指出的是,惠譽認爲,中國大陸不太可能對臺灣的技術出口施加限制,原因是此舉亦會損害其自身高科技部門的發展前景。此外,當選總統勢必將進一步加強臺灣與美國、東協和其他經濟體的經濟互通,同時鼓勵臺灣製造業從中國大陸迴流,以尋求供應鏈更具韌性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