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玲沒被印成「擋泥板」小失落 當年紅遍全臺女神是她

黃韻玲日前爲民衆導覽。(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黃韻玲日前爲民衆導覽。(臺北流行音樂中心提供)

北流「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常態展以回顧臺灣百年音樂發展爲題,2024年宣告走出臺灣,並前進海外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臺灣研究計劃合作策畫「Music, Island, Stories: Taiwan Calling!」特展,由北流董事長黃韻玲、展覽顧問馬世芳等人爲民衆導覽,黃韻玲分享了臺灣獨有的「擋泥板文化」,她笑說:「80年代我剛出道的時候,覺得擋泥板是一個指標,當時發現自己沒有被印製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小失落。」

80年代的臺灣有着特殊的「擋泥板文化」,只要是當時深受歡迎的「玉女」或「偶像」型歌手,都會被印製成機車上的擋泥板,只要在馬路上觀察,就可以知道誰是當年最受歡迎的「擋泥板女神」,黃韻玲笑說:「我們現場展出的就是當年最受大家歡迎的楊林,他當時是紅遍臺灣的玉女歌手,當時照片的她只有20歲;我還記得當時我剛出道的時候,覺得擋泥板是一個指標,結果發現當時自己沒有被印成擋泥板的時候,心裡還有點小失落。」也自虧:「這是流行音樂熱門明星或軍中情人才有的殊榮。」

此次展品橫跨超過50年,從1969年鄧麗君的《晶晶》黑膠唱片到00年代當年橫空出世的天王周杰倫,甚或從嚴格審查到解禁的過程與文獻,都如呈現在所有觀衆眼前,也讓美國民衆對幾千公里外從未見聞過的音樂發展史感到十分新鮮。黃韻玲分享心得:「很多人覺得臺灣是個很小的地方,但其實我們有很大的能量,包括周杰倫、張惠妹,到去年纔在國際音樂祭Coachella演出的落日飛車,臺灣的音樂能量真的普及到很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