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牧爲「智慧」生活下三定義 庫克這句話最讓他震撼

黃天牧指出,「多元金融生態圈、智慧生活新體驗」這議題很重要,在這二年疫情中大家可感受到,防疫、數位力量影響力愈來愈大,氣候變遷永續對人們生活、工作各方面都是要思考而不是隻是道德訴求。

黃天牧認爲有個重要的里程碑是在2015年5月經濟學人有篇報導封面引用莎士比亞鉅作哈姆雷特給王子的一句話「slings and arrows」彈弓投石器與箭首,寓意是指人類的磨難,哈姆雷特是講父親被叔叔毒死,怎麼替父親報仇是王子人生的磨難。金融科技的創新也是金融業的磨難,當時預估對銀行、保險業有不同程度影響,尤其印象很深是「對保險業是毀滅性的改變」,因爲保險靠很多人中介,金融科技取代了中介,保險的價值在哪?

黃天牧認爲,站在監理機關角度關切的是「智慧」的部份。一般人認爲智慧是方便、安全、便捷,但他認爲要有三面向,一、要有韌性。金融科技帶來方便,但線上數位生活中會不會有詐騙?個資泄露、資安問題、交易過程洗防、消費者保護議題,要經得起考驗。

二、要能包容,許多人期待金融科技創新能帶來更多獨角獸,但他更期待數位金融轉型可給不同社會階層普羅大衆多少方便?庶民有好處、擁抱纔是數位金融生活智慧重要的一環,2007年智慧手機問世,14年來改變了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人的生活、大陸偏遠地區人民的生活,過去必須臨櫃才能取得金融服務,但十幾億人口因爲手機出現更落實普惠金融。

三、永續,2016年聯合國出了一個報告,金融科技怎麼協助永續發展,可節省紙張、減少交通、怎麼透過多元金融智慧生活,推動永續轉型。他強調,科技創新過程中不是被科技主導,而忘掉要有創意、批判思考能力、協調溝通,科技創新的底線是「不要忘了人是有感情愛心的動物」。

黃天牧表示,很喜歡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2017年在MIT畢業典禮中講到的一句話:「我從不擔心人工智慧想得跟人類一樣,我只擔心人類想的跟電腦一樣。」創新過程中像在暗室中沒燈火,唯一燈火就是人文價值,任何創新都要依人文價值才能可長可久。所以如何以倫理爲出發點、人文爲底蘊才能真正永續發展創新的文明。從事金融科技的人能自許爲一個人道主義的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