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介正專欄》賴清德的「第一顆鈕釦」

賴清德即將在520就任中華民國總統。(圖/本報系資料照)

賴清德即將在下週依憲法宣示就任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未來4年必將帶領檯灣面對5個不同層次且極其重要的關係:強權、兩岸、臺美、朝野,以及軍文關係。這5層關係就好像衣服左右襟對齊的5顆鈕釦,相互牽引連動,如果俗稱「風紀扣」的最上面第1顆鈕釦沒有扣好,下面就會亂了套。

強權關係:數十年來,牽引臺灣命運發展的最大外部因素就是中美關係。從上世紀冷戰對抗到美中關係正常化,再演變到現在的強權爭霸,我們受美國對中政策的牽引更多更久。目前所見美國拜登政府與北京在全方位對抗中,謀取至少階段性和緩的意圖,將否因11月美國大選政黨輪替而改變,深度倚美的民進黨政府,要早做預案。

兩岸關係:兩岸官方交流停滯8年,雙方敵對狀態前所未有;臺海沒有開戰的事實,也不能硬拗和平穩定現狀仍然沒變。被世界看見的臺灣,安危興衰仍與大陸直接相連。不同於國際外交,兩岸關係看不見天花板和樓地板,就算不容易上天堂,但絕不能掉進地獄。沒有交流對話,則難以探知北京的思維與決策模式,就容易誤判失算。

臺美關係:「我們與美國是歷年來關係最好的時候」,相信賴清德未來也會和歷任總統說同樣的話。除了可以宣傳的交流,只做不說的雙邊互動更是加速緊密。然而理念相近並不保證利害相同,美國政商菁英圈或有不棄臺灣的共識,一般民衆對臺卻未必有逢危必救的意志。無論是強勢建議或是溫馨提點,美國畢竟是霸權,臺美關係的鈕釦要扣好,毫不浪漫也絕非易事。

朝野關係:自今年2月,民進黨團在國會的絕對優勢一去不返,地方縣市又多爲藍營執政,賴政府所面臨的施政處境已經截然不同。以立法院民進黨團這3個月的表現,過去8年的執政霸氣與輾壓在野的慣性,確實與府院雙少數、三黨不過半的政治現實距離甚遠。賴清德領導的黨政團隊如果不能做本質上的扭轉,政壇的摩擦力不但會擋住中央政府的效能,也會拖住臺灣向前行的動力。

軍文關係:從黨外運動到中央執政,民進黨與國軍的關係仍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已有4任16年的統帥三軍經驗,民進黨籍的總統與國安團隊,即使賞罰並舉,恩威兼用,軍文互信關係還留在駕駛訓練班。如今對岸軍事脅迫進逼,臺海呈現動盪,黃埔建軍百年紀念將至之際,賴政府尤其要牢記「將相合,則軍心穩,軍心穩,則國可戰。」

未來4年臺灣面臨的有2025年的「習近平深化國防與軍隊改革」10週年,有2027年的「中共21大」、「習近平總書記第3任屆滿」、「人民解放軍建軍百年」的所謂「戴維森窗口」。夾在美中兩強激烈競爭之中,擺在眼前的航道不寬,水文常變,暗礁難測,挑戰之大,誠難與8年前相比。

依照憲法我們臺灣這艘船即將要換新的舵手,民衆期待的是可以確保國家生存與發展的總統與執政團隊,而不是沉迷於內部帶頭搞對立,戀棧於繼續打擊在野黨,專精「本土作戰」的政府。我們更期待重新排列組合的下一個國安團隊,能夠規畫出同時應對國際與中國大陸的國家安全戰略。

用手摸着扣鈕釦,不如照着鏡子扣來得精準。距離賴清德的總統就職典禮,僅剩下5天,該是民進黨「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準備扣鈕釦的時候了。

第一顆鈕釦如果扣好了,就比較可能爲未來4年的極端挑戰,引領出一個穩定的開局,而「520就職演說」所宣示的政策視角,應該就是那第一顆鈕釦。我們當然高度關心,全世界也都拭目以待。

(作者爲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