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霖/在郭董見了川普跟李克強後,臺灣經濟然後呢?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4月27日及28日兩度造訪白宮會晤川普,但之後卻遲遲未見政府有其他動作。(圖/路透社)
對於長期停滯的國內經濟而言,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絕對是刻不容緩的,但是當我們看到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面見美國總統川普之後,又見了大陸的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卻遲遲未見政府有更積極的動作,也難怪國人對於經濟的未來感到憂心忡忡。
在這樣的動作之後,鴻海派駐在夏普擔任社長的戴正吳也證實,將投資8千億日圓,在美國建立中小尺寸面板廠,顯見郭臺銘與日方的關係也不斷在增強,對於投資也持續在加碼。只是,臺灣爲什麼都被摒除在外呢?
大家都知道,經濟發展是臺灣最注重的問題,政府上臺之前也信誓旦旦的說要改善經濟困境,但是我們看到的是:行政院長承認無法改善低薪、一例一休破壞勞資關係、前瞻計劃帶不動外資,現在連國內重要產業都不斷的外移……,這樣的狀況,恐怕大多數的國人都無法樂觀以對。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過去每一任政府都承諾改善投資環境,甚至也都大張旗鼓的進行招商,但是臺灣的民間投資始終無法提升,導致於吸引外資能力與金額更是直線下滑。具體而論,近幾年臺灣吸引的外人直接投資金額排名大概在全球后5名左右,這樣的做法,如何提升國家競爭力呢?
目前,臺灣缺乏吸引外資的因素,如果連政府對於產業的態度都顯得冷淡,恐怕要提升國家競爭力,仍然只是停留在口惠而實不至的階段吧!
●作者黃柏霖,高雄市議員、正忠文教協會理事長。本文不代表本報立場。88論壇歡迎更多參與,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