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慧】慧眼看天下/中美經濟角力 亞洲勢力崛起

▲《慧眼看天下》話題面對面單元,特別邀請臺大政治系楊永明教授,與資深媒體人黃寶慧分析亞洲政經情勢。(圖/新聞節目中心)

新聞節目中心/綜合報導

亞洲地位舉足輕重 影響力增加亞洲在國際上已經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亞洲崛起更是現在進行式,地緣經濟以及政治更是息息相關,楊永明教授分析指出,亞洲經濟即將邁入一體化,舉例來說,日本與歐盟的FTA很可能在下個月正式簽署,歐盟也考慮與東協推動FTA,另外CPTPP的11個成員也在加速國內批准的時程,涵蓋亞太16國的RCEP也有可能在今年有所突破。另外則是政治上的和解,國家之間不斷合作,加上認同感、區域感逐漸成形,讓亞洲影響力增加。

亞洲崛起頭號角色 大陸帶動發展現在大陸儼然是亞洲崛起的頭號角色,包括一帶一路以及東協加一,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大陸將如何帶動亞洲崛起,楊永明教授認爲,大陸現在展現相當大的包容性,以及尊重各國區域穩定,主權獨立完整等。大陸透過一帶一路戰略,以發展周邊地區商機,經貿上的利益是跑不掉,以共享繁榮提供經濟援助,並逐漸開放市場,大陸角色政策具亞洲一哥態勢。

憂川普保護主義 亞洲企業信心跌另外川普當選後其實不僅是美國,連亞洲地區也被牽動着,而且川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更影響亞洲企業的信心,會不會成爲亞洲崛起的另一個隱憂,楊永明教授分析,川普的商人特性,熱愛單邊主義,加上美國相繼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雖然損害了與盟友間多年來的合作關係,但美國在科技、經濟、軍事上還是具有很大的優勢,反而川普退出亞洲,恐將造成權力中空現象。

臺灣恐邊緣化 不得不正視兩岸關係臺灣因爲無法參加亞洲各項多邊自貿協定,臺灣在亞洲崛起的過程中會不會被邊緣化,臺灣的角色以及要面對的處境是什麼,楊永明教授表示,在亞洲大崛起過程中,臺灣的處境最爲尷尬,臺灣無法參加亞洲各項多邊自貿協定,經濟邊緣化可能將成爲臺灣的經貿夢魘,加上人才外流,低薪現象,”邊緣化”已經在投資、經濟、商業上產生深刻的影響,不過臺灣在半導體和電子產業還是佔有一席之地,臺灣要加入亞洲經濟體,必須正視兩岸關係,唯有穩定兩岸關係,促進兩岸經濟纔可能讓臺灣整合進入亞洲經濟體,不要被侷限住,要務實、彈性面對國際局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