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團籲降低採礦汙染及水泥用量

信大水泥第二礦場第三採掘場案因現況生態環境特殊性及臺灣水青岡等珍稀物種等,環委決議「退回」本案。圖/取自環評書件

環境部昨召開信大礦場環境現況差異分析第二次環評初審,環委依據林業署等單位的建議決議退回本案。環團指出,退回環現差僅是落實環境正義第一步,如何降低礦場採礦污染環境及減少水泥使用量纔是思考重點。

過去礦業法當中設有帝王條款,若土地所有者不同意採礦業者繼續租用,須賠償業者,業者也因此有恃無恐,礦業法去年五月修法後,取消該條帝王條款,土地所有者即使不同意租用,也無須賠償業者。

地球公民基金會議題部專員樑聖嶽表示,大白山能同時發現低海拔的基隆葡萄、臺灣糯米條,以及高海拔的蔓烏頭,甚至分佈在三千多公尺的臺灣繡線菊以及霧林帶的玉山木姜子都能在此,而主要分佈在南部的內苳子,更以當地爲東北部的唯一棲地,另也是珍稀植物臺灣水青岡的棲地;大白山具石灰岩地質,綜合季風氣候、珍稀物種及石灰岩地質,創造獨特生態系,也是不可被破壞的重要因素。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指出,我國積極落實淨零碳排目標,水泥是高碳排產業。目前應該思考的問題爲臺灣到底需不需要開採這麼多礦產。建議地質調查及礦業管理中心可找一個對生態影響較低的區域作爲「開採專區」,集中業者,纔不會全臺到處開採、污染破壞環境。

黃靖庭表示,目前水泥使用量最大的就是政府部門的公共建設,建議公家機關在進行公共建設時,可執行林業署推廣的木材自給率政策,多使用木材作爲建材原料;需要使用水泥的部分,優先考量「城市礦產」,也就是從危老、都更等建物拆除下的水泥,重新制作「循環水泥」再利用,不僅環保也可減少礦石的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