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國際文創公司董事長 簡廷在給下一代謀生「釣竿」

環球國際文創公司董事長簡廷在圖/本人提供

曾爲上海、加州迪士尼等知名樂園打造城堡雕塑的環球國際文創公司董事長簡廷在,近年響應政府臺商鮭魚返鄉政策,將投資重心移回臺灣。他希望憑其在觀光業超過30年的經驗,在臺推動無煙囪產業,打造ESG未來城。同時促進「建築廠業化」,讓臺灣建築業能跟上世界潮流,更加環保。

除了上海、香港及加州迪士尼外,簡廷在知名的作品還有香港海洋公園二期工程、新加坡環球影城、澳門威尼斯人、奇美博物館、衛武營國家音樂廳等。

1956年生的簡廷在從小就對藝術情有獨鍾,加上其成長自貧苦的家庭,成就其現在的成績。

簡廷在創辦的另一家公司叫做豪門國際開發。「豪門」公司打造美侖美奐的城堡聽起來非常貼切,但簡廷在之所以把公司名取作豪門,背後有一段辛苦的故事。事實上,簡廷在出生在不折不扣的「寒門」,從小看着因經濟拮据而到處被欺負的父母,讓他下定決心:「絕對要拚給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看,一定要成功。」

讀書時,雖然讀的是商業職業學校,簡廷在卻展現出設計天分,繪畫和手工藝創作能力都讓老師十分稱讚,還曾獲得臺灣廣告設計獎,成爲競藝比賽前三名保送藝專的人選之一。但卻因爲家境貧寒,不得已放棄機會。

畢業等待服兵役的空檔,他做起學徒,跟着老闆瞭解市場,瞭解生意。在這期間,他接觸到一家制作匾額的工廠,靠着自己的手藝和創意,成爲匾額廠工人。

在那個物質匱乏、人們普遍不富裕的年代,臺灣非常流行贈送匾額。因此服完兵役後,20歲的他在自家樓頂蓋了一間小鐵皮工廠,自己做匾額。他做的匾額精美細緻,加上「鵬程萬里」等吉祥話,馬上成爲街坊的搶手貨,也累積了自己的一桶金。

但匾額隨着時代改變需求下降,簡廷在必須另尋出路。一次因緣際會下,簡廷在幫一位建築師的房屋設計圖「穿上精美的歐式新衣」,讓屋主又驚又喜,成爲他踏入建築行業的契機。爲此簡廷在還自學房屋結構學、力學等,正式開啓豪門打造城堡之路。

簡廷在一開始幫KTV、汽車旅館等做建築設計,1992年西進開始擴展大陸市場。1998年,花蓮要建海洋公園,對當時的豪門來說,是非常大的案子,秉持絕對要成功的信念,讓當時外界不看好能接下花蓮海洋公園大案的簡廷在,立下了「哪怕下地獄也要做」的決心。

事實證明,簡廷在沒有因爲接了海洋公園而下地獄,反而憑着他的美學創意及其對團隊、作品優秀的管理,讓合作的澳洲團隊留下良好印象。在澳門威尼斯人案中,澳洲團隊再度找上簡廷在,接下來,國際的大案也一個一個來敲豪門的門。

簡廷在說,每個案子,他都秉持「要五毛給一塊」,以超越客戶預期的精神,創造出有生命且不能「愈看愈俗」的藝術雕塑,才能打造出他的一片天。

如今,他希望將他在海外的成功經驗引進臺灣。他認爲,臺灣不應該陷在過去亞洲四小龍蓋工廠撐經濟的迷思中,應該將文創與臺灣的科技強項結合,融入打造國際觀光業。

他說,這是把「水桶經濟」打通成「水管經濟」,才能從全世界引入人流、技流、金流,創造出臺灣的高端服務業環境,並給下一代謀生的「釣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