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推定時定點收垃圾 南市擬定仁德、東區4路線52處試辦

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擬定仁德、東區等4條路線52處地點試辦定時定點收運垃圾。(市府提供/洪榮志臺南傳真)

現行的垃圾沿街收運已行之多年,但因容易造成公安意外,行政院環保署有意調整政策推動垃圾定時定點(專區)收運,臺南市政府環保局擬定仁德區等3條路線36處地點,試辦每週一至週五定時定點收運垃圾,以及東區1條路線16處地點,試辦每週五晚間定時定點收取資源回收,每處定點停留時間也將拉長到3至15分鐘以上。市府環保局表示,如果試辦成效良好,未來還將增加定點的數量;至於現行的沿街收運,也會繼續施行不受影響。

環保局表示,臺南縣市合併前,原臺南市區以垃圾沿街收運爲主,原臺南縣區則以垃圾定點定時收運爲主;縣市合併後,目前以沿街收運爲主,但部分地區也採定時定點。

環保局分析,2種垃圾清運方式其實各有優缺點,主流的沿街清運,對於上下班時間不固定的民衆較不方便,也容易因追趕垃圾車發生公安意外;至於定時定點則因倒垃圾的距離可能較遠,不利腿腳不便的老人家。

鑑於環保署編列經費補助各縣市試辦垃圾定時定點(專區)收運政策,環保局也擬定仁德區3條路線36處定點、東區1條路線16處定點試辦,獲環保署覈定補助96萬1800元、市府配合18萬3200元試辦。

環保局說,仁德區擁有保安、新田、太乙等3個工業區,更是全臺唯一擁有3座火車站的行政區,另有多處交流道及1座機場,近來工商發展十分迅速。該局擬定試辦的3條仁德區路線中,有1條針對下班來不及倒垃圾民衆,規畫10處上班前的垃圾定點;1條針對工業區及3處社區大樓,規畫14處下午定點;1條更針對該區商業最發達、人口最密集的中山、中正及太子路區域,規畫12處下午定點,以紓解夜間垃圾經常超量的問題。

另外,環保局還在全市人口密度最高的東區,規畫16處下午5點以後的定時定點資源回收路線,每點時間將停留10分鐘以上。

不過,市議員蔡淑惠提醒環保局,多數民衆早已習慣現行的沿街清運政策,一旦任意變更垃圾清運的時間或地點,恐將衝擊市民的日常生活,引發民怨。

對此,環保局副局長陳幸芬也認爲,臺南市面積遼闊、城鄉差異大,無論沿街清運或定時定點,各有適用的區域。該局爲配合環保署推動定時定點收運政策,未來將持續增加垃圾收運點的數量,但現行的沿街清運也會持續施行,不會破壞市民倒垃圾的習慣,請大家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