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銀帶頭 建構高齡友善金融環境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表示,華銀有逾600位退休理財規劃顧問,協助客戶進行各項規劃。圖/顏謙隆

工商時報及華南銀行16日共同舉辦「華富人生下半場 銀向樂退新生活」高峰論壇,出席貴賓法國巴黎人壽臺灣分公司總經理戴朝暉(左起)、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總經理葉爾康、華南銀行總經理黃俊智、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華南銀行副董事長林知延、華南銀行副總經理李宗賢、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保險產業負責人林旺生及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彭金隆共同進行研討。圖/顏謙隆

華南金控暨華南銀行董事長張雲鵬指出,臺灣65歲以上人口在2025年將逾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帶來長壽風險,將對整個社會、經濟、政府政策帶來相當程度的衝擊和影響。

華南銀行與工商時報16日共同舉辦「華富人生下半場 銀向樂退新生活」高峰論壇。

金管會祭出三大措施

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致詞時說,邁入超高齡社會不只是人口結構改變,金融需求也隨之改變,爲建構高齡友善的金融環境,金管會推動三大政策。

一、透過公平待客機制,鼓勵提供協助高齡客戶的服務。金管會今年起在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評覈機制新增友善服務的指標,對優化高齡金融服務給予加分,鼓勵銀行跟保險等金融業開發符合高齡者需求的金融商品跟服務,結合醫療、安養等資源增進退休保障。

二、強化金融服務業自律規範,如銀行公會的公平對待高齡客戶自律規範,也備查產壽險業修正的保險業金融友善服務準則,要求金融業在設計商品、招攬客戶等不同面向對高齡客戶公平對待及強化從業人員教育訓練等。

三、鼓勵創新研發符合高齡社會的金融商品跟服務,如鼓勵銀行辦理高齡安養信託,評覈績效優良的銀行,申請信託業務時有獎勵機制,要求信託公會跟銀行業者辦理高齡者安養信託的宣導。

身爲公股行庫之一,張雲鵬說,華銀舉辦相關研討會,藉專家分享,探討邁入超高齡社會善用金融工具及早因應風險。面對數位浪潮,透過虛實整合的多元工具,打造高齡數位友善平臺,協助客戶完善理財規劃及保障缺口,華銀亦在各分行建立退休理財團隊,有逾600位退休理財規劃顧問(RFA)協助客戶進行各項規劃,未來在人才培育、客戶服務、數位創新持續精進,落實公平待客各項措施,滿足客戶人生退休以及傳承規劃爲使命,協助客戶迎向樂退新生活。

工商時報社長陳國瑋表示,退休有身體健康、財富自由、終身學習及完成兒時夢想四大議題。資本市場不管是股票或ETF都是圍繞理財,希望幾百萬人退休時,在理財配置上,將保險規劃納入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