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地產去庫打開港股配置空間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泰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稱,上週內外積極因素合力催化下,恆指時隔九個月重新突破19000關口。1)地產政策利好密集釋放,去庫+擴需雙管齊下,有望提振外資對國內的基本面預期;2)美國通脹壓力邊際緩解,美聯儲降息鐘擺式迴歸;3)互聯網中概股一季報表現超預期,助力港股上漲彈性。資金面或爲本輪港股反彈的主要驅動,內外資合力構築港股資金面的增量環境,沽空資金平倉亦貢獻了主要增量。向前看,港股配置空間有望延續,時間錨在於海內外政策關鍵節點的交集——6月上中旬,空間錨或看齊去年7月末高位。配置上,關注多重線索的交集:地產、保險、公用、及紡服/電商等大消費板塊。

華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地產政策重心轉向去庫存,關注港股交易的空間/時間錨

近期國內地產及內需迎來政策的密集抓手,去庫+擴需雙管齊下:1)以舊換新+存量房收儲+3000億保障房再貸款,新老工具直指“庫存去化”,2)“房貸利率+首付比例+公積金貸款”放鬆組合拳,助力加快釋放購房需求。地產去庫或將脈衝式改善地產銷售數據,提振外資對國內的基本面預期,港股配置空間有望延續。具體來看,1)時間錨點或在於6月上中旬——①國內:二十屆三中全會(7月)及②海外:5月非農/通脹數據及6月FOMC會議的交集;2)空間錨或瞄準去年7月末港股高點,彼時國內地產政策處於政治局會議後的“蜜月期”+美元處於油價啓動前的相對低位(99左右)。

美國通脹壓力邊際緩解,後續把握“數據依賴”的觀測窗口

通脹數據降溫+美股一季報表現亮眼或共振催化近期美股上揚。1)4月美國CPI環比0.3%,低於彭博一致預期的0.4%;核心CPI環比0.3%,符合彭博一致預期,同比3.6%,跌至2021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指向美國通脹壓力出現邊際緩解。2)截至24.05.17,美股一季度財報季已接近尾聲,標普500成分股中盈利超預期個股佔比(以數量計)近八成,其中科技股爲核心驅動力。向前看,多項通脹數據交織下,海外降息預期或呈“鐘擺性”迴歸,聯儲決策或將“數據依賴”,後續觀測窗口爲05.31(4月PCE通脹)、06.07(5月非農就業)、06.12(5月CPI、6月FOMC會議)。

港股資金面增量環境延續,配置型外資轉正

國內政策催化+海外流動性好轉的背景下,港股迎來增量資金入場:1)南向資金上週淨買入186億港幣,較上上週(114億)邊際回升;結構上,近期除銀行/公用外,南向對紅利板塊的配置熱情減弱,而加倉電子/通信等新經濟板塊。2)以EPFR口徑統計的配置型外資上週淨流入額自3月底以來首次轉正(+0.86億美元),其中被動型外資爲主要拉動力量(+2.02億美元),而主動型外資淨流出規模再度反覆。3)空頭方面,上週港股沽空比例回落至12.1%,創今年以來最低值,亦低於去年7月底水平(12.6%)。4)產業資本,上週港股回購金額共計16.2億港元,連續兩週回升。

關注多重線索的配置交集:地產/保險/公用/大消費

內外環境邊際好轉下,挖掘多重線索的交集:1)勝率思維下的景氣改善品種:①4月份共95款遊戲獲批版號,低於此前水平,但高於去年平均數量,Q1中國手遊市場收入同增7.6%;②出口鏈:家電出口排產仍有韌性、美國服裝庫存去化持續;③生活服務類:3月美團活躍人數、使用時長同比均回升,兩者自去年7月底部趨勢回升。2)沿南向資金配置做交易:與“漲價”邏輯下淨利率或提升的狹義公用事業、以及AH溢價處於2010年以來70%以上高位的新經濟板塊。3)地產預期好轉的背景下,關注港股地產、保險及外資偏好的大消費板塊。

風險提示:地產政策不及預期,海外流動性緊縮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