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 火場構造特殊 大清水明隧道燒1天

臺9線蘇花公路159.4公里大清水明隧道上方14日發生火警,大量緩衝輪胎繼續悶燒,直至15日下午才完全將火勢滅熄。(花蓮縣消防局提供/羅亦晽花蓮傳真)

臺9線蘇花公路159.4公里大清水明隧道上方14日因施工不慎發生火警,當天傍晚雖控制火勢,但大量緩衝輪胎繼續悶燒,直至15日下午才完全滅熄,引起花蓮縣議員關切縣內消防設備是否足夠。縣府消防局解釋,救災時間較長是因火場構造特殊,隧道上方輪胎被鋼板覆蓋,無法有效將水注及泡沫射向火點,未來會和公路單位討論救災措施,避免類似情況重演。

大清水明隧道上方頂板4月遭強震坍方落石砸中破損,施工單位前天中午切除時產生火花,不慎引燃緩衝落石的廢輪胎,火勢在強風下向北擴大延燒,消防人員獲報到場在隧道南北2側採泡沫滅火,並協請直升機空中投水,於前天傍晚控制火勢,不過現場大量輪胎持續悶燒,火警至昨天下午4時才完全解除。

議員楊華美昨在議會定期大會總質詢時,關心大清水明隧道火警一事,詢問消防局蘇花公路上的救災車輛及設備是否足夠。

消防局長吳兆遠指出,大清水明隧道火警屬塑膠類火災,消防隊出動泡沫滅火消防車灌救,但因火場構造特殊,隧道上方鋼板除鋪設20公分水泥,還堆疊8層的廢棄輪胎,並用1層鋼板焊接起來,最後再堆放沙袋,以致泡沫無法有效射到火點。

他表示,前天下午控制火勢後沒有再延燒,考量夜間落石風險大,昨清晨協請工程人員到場敲除鋼板、移除輪胎,再利用泡沫持續灌救,鐵板溫度也從攝氏60度慢慢逐步下降。

吳兆遠說,縣內目前有6輛泡沫滅火消防車,分配在各分隊,主要用於隧道搶救使用,未來會持續檢視裝備是否足夠,也會與公路單位討論救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