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專欄》做回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本報資料照片)
先是劉德華在臺北演唱《中國人》引發兩岸口水戰,再是臺軍前艦長呂詩禮在珠海航展脫口而出「我們中國有多強」掀起輿論風波,臺灣人的「國族認同」又成坊間激辯的焦點議題。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臺灣人就是中國人本是毋庸置疑的常識。無奈時過境遷,造化弄人,如今自我認同爲「中國人」的臺灣人竟成社會少數!面對兵兇戰危的臺海情勢,只有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做回堂堂正正的中國人,纔是破解兩岸困局的關鍵所在。
「做個活活潑潑的好學生,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曾經是臺灣中小學生作業本上的標語,明白無誤地表明瞭臺灣人的身分認同。然而,由於兩岸政治對立根深蒂固,加之「臺獨」思潮狂飆突進,「臺灣中國,一邊一國」的觀念潛移默化,竟然積非成是,悄悄改變了許多臺灣人的認知,甚至出現了所謂的「天然獨」世代。更嚴重的是,在獨派的話語體系中,「中國」不僅是外國,而且是敵國,「臺灣人」與「中國人」勢同水火。由此纔會出現綠營對劉德華羣起而攻之,軍方申斥呂詩禮「傷害國家尊嚴」的新聞。
所幸儘管「臺獨」當道,中華民國的法統猶在。中國人認同雖然式微,在臺灣民衆中仍佔有近1/3的比例(含「既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規模其實相當可觀。因此,當今年5月賴清德表示應諒解臺灣藝人表態「我們中國人」時,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立刻回嗆:兩岸人民本來就都是中國人,自稱「我們中國人」何須被原諒?今年8月國民黨立委翁曉玲在「麟洋配」奪冠後歡呼「中國人的驕傲」,遭綠營口誅筆伐。翁曉玲也能理直氣壯地反駁:「從歷史、文化、血緣等諸多角度,我們就是中國人,不懂這有什麼不對。」連勝文、夏立言等國民黨高層今年夏天在出訪大陸時亦可坦坦蕩蕩地宣告:做地地道道的臺灣人和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完全能夠相容。更不用說《中國人》這首曲的詞曲作者都是來自臺灣的音樂家。
除了藍營政治人物認同「中國人」,李登輝和蔡英文也曾以「中國人」的面目出現。在1996年的520就職演說中,後來被蓋棺定論「臺獨之父」的李登輝信誓旦旦「在邁進21世紀的前夕,海峽雙方都應致力結束歷史的悲劇,開創中國人幫中國人的新局。」2000年時任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在接受立委質詢時也坦承「在文化和血源上,我是中國人,這也沒有問題」,這些都是白紙黑字記錄在冊。顯然,臺灣人的「國族認同」發生逆轉,「中國人」淪爲少數也就是最近20多年的事情,是政治操弄「去中國化」和輿論洗腦「抗中保臺」的惡果。
既然所謂「天然獨」根本就是「人造獨」,那就有可能把顛倒的世界再顛倒回來。對大陸而言,加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擦亮「中國」和「中國人」的招牌,讓臺灣人以身爲中國人爲榮。對臺灣而言,臺灣人也要大大方方亮出「中國人」的身分,不做沉默的中國人。隨着北京對臺敘事策略逐漸從剛性的「一箇中國原則」轉換爲柔性的「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臺灣人只要做回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就有了保障,「中國幫中國人」的願景也能得到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