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尾央廣數位影音基地案 苦等中央3年

虎尾央廣曾是臺灣對大陸廣播戰略工作的電臺,更被登錄爲雲林縣文化景觀,2013年遭誤拆後,正計劃改建成數位影音基地。(周麗蘭攝)

遭前雲林縣長蘇治芬任內2013年誤拆的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主體機房、憲兵宿舍、庫房、碉堡等建物遭剷除,縣長張麗善上任後,規畫作爲「虎尾央廣數位影音基地」,連續3年向文化部提案尚未成功,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表示,會繼續努力讓中央看見它的價值。

雲林縣政府2012年提報把央廣虎尾分臺登錄爲文化景觀,2013年卻擅自拆除主建物,引起輿論撻伐後,縣府停拆,改推「廣播紀念園區」,曾遭監察院糾正,9年來現址維持開拆的外貌,目前如廢墟。

張麗善上任後以「虎尾央廣數位影音基地 」爲願景,向中央爭取2億元修復再利用經費,引進視音產業進駐,已完成前期整頓工程,文觀處在現場豎立歷史事件說明看板。

文觀處長陳璧君說,虎尾高鐵特定區的新城鎮樣貌日趨成熟,虎尾央廣數位影音基地計劃申請3年仍未獲中央青睞,近2.1公頃的央廣成治安死角,希望文化部能在未來補助計劃把「文化景觀─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納入優先考量。

陳璧君表示,虎尾央廣數位影音基地修復再利用工程,能讓雲林縣發展5G影視音匯流產業,諸如VR、AR、MR,異地共演、異地同步直播,甚至發展跨時空領域的浮空投影技術,將是影視音展演體驗、教育推廣、人才培育的民間交流平臺。

日前,文化部次長蕭宗煌等人視察布袋戲傳習中心及虎尾建國眷村工程時,陳璧君再帶領官員現場踏查,盼該案有萌芽機會。

中央廣播電臺虎尾分臺是央廣的第4座分臺,於1969年興建、1972年開播、2013年搬遷,歷史價值爲兩岸對峙時期,臺灣對中國大陸進行短波廣播戰略工作的電臺,2014年登錄爲雲林縣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