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晴舫:送創作者站上世界殘酷舞臺

文/蕭玉品 攝影/池孟諭

2018年底,「文化內容策進院設置條例」三讀過關,首任院長由知名作家胡晴舫擔任。向來低調沉靜的她,如何走向喧鬧的鎂光燈,帶領檯灣的文化產業大步邁進?

有個古老的寓言是這樣的。

荷蘭鄉下有個男孩,偶然發現水壩破了一個小洞,滲出海水。於是,他用手指堵住洞口,在那裡站了整夜,隔天清晨才被經過的農夫發現。最終,少年守護了全村。

胡晴舫就像這個小男孩,想爲臺灣撐住一面牆,一邊守護文化自主性;但一登上牆頭,就能躍向全世界

臺大外文系畢業的她,美國戲劇碩士,書寫小說、散文多年,曾獲金鼎獎圖書類文學獎,著作多達12本。外界對她的印象大多停留在作家,她也自認本命是寫作,在臺灣、香港新加坡等中文媒體執筆專欄20年。

然而,去年9月開始,作家之外,胡晴舫又多了個文化內容策進院(以下簡稱文策院)院長的身分。

向來低調沉靜的她,開始挺身走向喧鬧的鎂光燈和紅毯

「從現在開始,大家要習慣策院的身影,」在新加坡亞洲電視論壇活動上,胡晴舫說。

攤開行程表,她馬不停蹄,前腳纔出席KKBOX風雲榜頒獎典禮,後腳又率團參加柏林影展,中間同步整理院內業務,並持續拜訪文化界人士。

多元跨界資歷成出線關鍵

過往,她是作家,只要家裡冰箱有足夠食物,她穿着一條睡褲,就能足不出戶,但現在,她連洗衣服的餘裕都沒有。每天早上,她9點進辦公室,接着就像陀螺般,直轉到晚上9點。

胡晴舫笑稱,她理解文策院在民間期待下成立,卻還真沒想到能忙成這樣。

2018年底,胡晴舫辭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職位,埋首寫作,直到去年6月,新書《羣島》出版,纔剛完成長期處於忙碌下的自我修復,書還沒打完,9月底立即走馬上任。

消息公佈,她的臉書涌進一片賀喜,「他們(文策院董事)就默默決議是我了,」原先就位列董事的胡晴舫,莞爾一笑。

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指出,找胡晴舫擔任院長,就是要借重她在國際文化事業與創投的經驗,以及對國際大都會文化市場趨勢的敏銳度

KKBOX亞太區董事總經理施盈良也認爲,找跨界人才來帶領文策院,是新鮮嘗試,「至少態度更開放。跨界人能理解各領域遇到過的問題,有更多機會創造不同火花。」

翻開胡晴舫的經歷,她其實不是太純粹的作家,「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她戲稱。

打從念臺大外文系時,胡晴舫出於對戲劇的關注,便到劇場工作,累積對社會、人羣的興趣

在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拿到戲劇碩士學位後,胡晴舫決定返臺找工作。

有意思的是,高舉女權主義大旗的她,卻被《花花公子》中文版雜誌主動叩門,她應允後,不到30歲,就當上總編輯。1999年,香港開始對大中華文化市場產生興趣,商界、銀行需要文化背景出身的人才,她便被延攬進香港創投公司。

這些跨界經歷,讓胡晴舫吸收到不少養分。她回顧,在《花花公子》,她跳脫原生家庭的中產階級背景,碰到原本人生道路不會輕易出現的人;進入投融資市場後,她熬夜學看數據、報表,在北京、上海、香港間奔波,雖然辛苦,卻養出一身技能。

2016年之後,她接下文化部駐港機構—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職務,負責推動臺港間文化合作與交流。這是她第一次投入公共事務

任內,她促成國光劇團和香港管弦樂團在香港文化中心的大型演出,兩場2000人位置的場子,破紀錄售出九成票,成功商轉《臺灣月》活動。

要讓臺灣軟實力被國際看見

那些移動的日子,養出胡晴舫新鮮的眼光。過去20年,她在香港、巴黎東京紐約等地穿梭,即使常回臺灣、持續出版新作,卻沒有真正長住,這讓她目光清明,將臺灣看得晶亮。

她舉例,許多人不會講英文,卻聽英文歌,同樣的,林生祥的客家音樂沒人聽得懂,一樣有好多人愛聽,「自由環境長出來的東西特別美好,邊緣性是我們美麗的一部分。臺灣能迎合主流市場品味,也能繼續保持價值。」

她自承,這次接任院長,一方面得趕緊接地氣,補足劣勢,但也有些優勢,「我有純粹的國際觀點。我和全球觀衆一樣,是坐在紐約、巴黎、東京看臺灣的作品。」

事實上,早在2010年,《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公佈施行後,文化部原擬設立財團法人文創院,但直到2018年底,文策院設置草案通過後,纔開始快馬加鞭地全速推進。

這段期間,鄰近的南韓整合各種文化中介組織,成立韓國文化振興院(KOCCA),成功在國際間創造「韓流」。韓國電影《寄生上流》以非英語片之姿,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大獎,讓許多人熱切討論,臺灣能否產製出這樣的作品。

「臺灣絕對有實力急起直追,關鍵在資源有沒有被好好運用,」貝殼放大創辦人暨執行長林大涵,計劃成立的投資型集資計劃子公司天使放大,正在向文策院申請基金。他認爲,文策院遲到總比不到好,臺灣的羣衆募資比人家晚起步,現在也做得有聲有色。

長期做爲一名獨立創作者,胡晴舫感同身受臺灣文化工作者迫切面臨的困境。「有本小說,壓在我心裡已經20年了,爲什麼寫不出來?」胡晴舫反問。

產量固定的她很清楚,臺灣創作者一身處手工業,前期IP(智財權)的孵化、開發,都得自己來,沒有資金、沒有後援,產業鏈相當破碎。相較之下,國外有完整的產業鏈,支持一個作家一次可能就是三年,作家專心產出作品後,只要往後送,產業自有一套生產和販賣邏輯。

打造文化內容產業生態鏈

而臺灣產量不足,市場規模又有限,加上文化內容屬無形資產。過去,觀衆人數、電影票房等資料難以被量化評估,導致投資方因爲看不懂,紛紛卻步,形成惡性循環。

對此,胡晴舫不斷強調,文策院要爲臺灣創作者打造健全環境,掌理100億的國發基金,要扮演點火功能,帶動民間投資,讓創作者無後顧之憂產出更強壯的作品,能自行選擇市場。

目前,文策院設立內容策進、文化金融、全球市場和策略研究處四個業務單位。

胡晴舫解釋,內容策進處負責催生、扶植好IP。有了好內容,就交由文化金融處,以市場機制協助商轉,媒合資金,有好的標的,國發基金也能投資。

全球市場處則將臺灣的好內容,與世界接軌,文化部的商展已陸續轉移至文策院,未來文策院一年要籌辦超過20個展,包括影展、書展、授權展等。所有資訊會回到策略研究處,建立大數據資料庫,產出產業調查報告,創作者也能據此產出好IP。

2月底,文策院與導演蔡明亮的《日子》,以及去年金馬創投評選獲獎的《氣》《神人之家》等作品,一行人浩浩蕩蕩前往柏林影展,爲臺灣IP做各種嘗試。

胡晴舫提到,電影《返校》改編自遊戲,帶書去影展、帶電影去書展,都是新的可能,「我們鼓勵面對市場機制,文策院就要送這些創作者上世界殘酷舞臺,之後就是創作者的事了。」

根據《2018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灣文化產業的從業人數,已有26萬人,超過臺灣人口的1%,產值則從2016年的8265億元,成長至2017年的8362億元。

上升數字顯示臺灣文化產業仍具潛力,胡晴舫指出,應該有更多人進入這個產業,「我們要讓年輕人願意前仆後繼進來,不是覺得在這個產業就沒有前途。要拿掉他們的掙扎。」

畢竟,文學上成功如她,年輕時也曾經覺得自己被埋沒,「不能只看檯面上的創作者,其實還有更多人能做這件事,他們可能只是在等待一個機會或切口,」她分析。

未來,文化部就專做補助,文策院則負責投融資。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所長於國華認爲,至今,臺灣文化補助和投融資的兩條腿終於健全。但他提醒,文化部和文策院要讓補助與投融資相輔相成,「文策院未來的成功絕對不是國發基金100億,而是這100億外的更多億,包括教育、人才等環節的完備。」

不論先前擔任香港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或是此次接下文策院院長,胡晴舫都有過猶豫,畢竟她人生的開創,都留在了寫作,但父母總希望她能爲社會多做點有意義的事。

「對於公共事務,我可能就像那位荷蘭少年,扮演堵水壩的守護角色吧!」她說。

胡晴舫終究要回去寫作的。但這回當了文策院院長,堵過水壩,或許五年後,當她再拾起那部壓在心頭超過20年的小說時,就能舉重若輕了。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3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https://www.gvm.com.tw/】【立即購買遠見雜誌3月號:http://bit.ly/2vqflDX】